[實用新型]高可靠性微型雙纖雙向自帶尾纖型光收發模塊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00654.1 | 申請日: | 2008-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23584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07 |
| 發明(設計)人: | 蔣東新;張雪芹;王長福;鄒波;肖楠;詹萍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4B10/12 | 分類號: | H04B10/1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恒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侯懋琪 |
| 地址: | 400060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靠性 微型 雙向 帶尾纖型光 收發 模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通信系統中的光收發模塊,尤其涉及一種高可靠性微型雙纖雙向自帶尾纖型光收發模塊。
背景技術
隨著光電產品的廣泛的應用,光收發組件在產品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關鍵,往往直接關系到產品性能好壞。隨著技術的發展,光收發組件的外形越來越小,傳輸速率也越來越高。常見的光收發組件外形形式有1×9標準、GBIC、SFP、SFF等,速率也涵蓋了從直流電平到數吉位每秒。但是,標準光收發模塊外形形式固定、質量等級不高、環境適應性低。而一些特殊用途的產品往往對光收發組件有更高的要求,如密封性能、環境適應性、外形尺寸等。市場上原有的光收發組件外形尺寸超長、連接可靠性不高,不能滿足設計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可靠性微型雙纖雙向自帶尾纖型光收發模塊,它包括全金屬的盒體,盒體的一端設置有兩個光口,盒體的另一端設置有電口,兩個光口分別與穿過其間的耦合光纖通過紫外光膠固定密封連接。
所述的盒體由上盒體和下盒體點焊連接構成,上盒體和下盒體上分別開設有相互匹配的兩個半圓形缺口,四個半圓形缺口位置各連接有與半圓形缺口相匹配的半圓形的連接件,上盒體和下盒體連接成封閉的盒體時,四個半圓形連接件閉合構成所述的兩個光口;下盒體的一端開有橢圓形槽,橢圓形槽內表帖有間距相同的10根電口引出腳,橢圓形槽與電口引出腳構成所述的電口。
下盒體的底面上設置有兩個安裝盒體的柱狀螺紋定位孔。
下盒體的底面上設置有4個位置對稱的方形臺階。
所述的電口引出腳間距為1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是:密封性能好、抗振動、抗電磁干擾、耐濕熱、溫度適應性強、外形尺寸小等特點,用戶在相同的空間下可以布置更多的模塊,性價比高。可廣泛應用于光通信系統。
附圖說明
附圖1,微型雙纖雙向自帶尾纖型光收發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微型雙纖雙向自帶尾纖型光收發模塊的底部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盒體1、上盒體1-1、下盒體1-2、光口2、電口3、橢圓形槽4、電口引出腳5、柱狀螺紋定位孔6、方形臺階7、耦合光纖8。
具體實施方式
針對現有的光收發組件外形尺寸超長、連接可靠性不高等缺陷,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高可靠性微型雙纖雙向自帶尾纖型光收發模塊。
參見附圖1,本實用新型的高可靠性微型雙纖雙向自帶尾纖型光收發模塊,它包括全金屬的盒體1,盒體1的一端設置有兩個光口2,盒體1的另一端設置有電口3,兩個光口2分別與穿過其間的耦合光纖8通過紫外光膠固定密封連接。
其中,盒體1由上盒體1-1和下盒體1-2通過激光點焊封裝在一起構成,上盒體1-1和下盒體1-2上分別開設有相互匹配的兩個半圓形缺口,四個半圓形缺口位置各連接有與半圓形缺口相匹配的半圓形的連接件,上盒體1-1和下盒體1-2通過點焊封裝成封閉的盒體1時,四個半圓形連接件閉合構成所述的兩個光口2,兩個光口2與分別與穿過該光口2的耦合光纖8之間的空隙處用紫外光膠將耦合光纖8固定密封。
下盒體1-2的一端開有橢圓形槽4,橢圓形槽4內表帖有間距相同的10根電口引出腳5(間距為1mm),橢圓形槽4與電口引出腳5構成所述的電口3。
參見附圖2,下盒體1-2的底面上設置有兩個安裝盒體1的柱狀螺紋定位孔6;柱狀螺紋定位孔6用于將本實用新型的光收發模塊固定在設計好的PCB封裝上;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光收發模塊能平穩的安裝在設計好的PCB封裝上,下盒體1-2的底面上還設置了4個位置對稱的方形臺階7。
具體安裝時,電口引出腳5與4個方形臺階7在同一水平面上,柱狀螺紋定位孔6與PCB封裝上的螺紋孔相匹配,并用螺絲固定;電口引出腳5焊接在PCB板上。
盒體1的大小可根據設計需要進行相應調整,通常情況下,比較合理的外形尺寸為22mm×14.5mm×8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0065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