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騎式摩托車側蓋與車架連接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00596.2 | 申請日: | 2008-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05068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權;冉允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宗申技術開發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J17/00 | 分類號: | B62J17/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華科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夏 洪 |
| 地址: | 400039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摩托車 車架 連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摩托車覆蓋件的安裝結構,尤其是騎式摩托車側蓋與車架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騎式摩托車側蓋在摩托車側面座墊下方、后輪之前的位置,是摩托車側面覆蓋件,一般用塑料制造,安裝在車架上,為便于安裝拆卸,側蓋用側蓋鎖固定在車架設置的支耳上,所謂側蓋鎖,由轉動盤、連接桿和鎖擋銷等構成,轉動盤和連接桿一體設置,轉動盤直徑比連接桿大,連接桿端部橫向打一個通孔,鎖擋銷固定通孔中,其中鎖擋銷長度比連接桿的直徑大;摩托車側蓋設置有沉頭孔來插入側蓋鎖的連接桿,車架支耳上設置條形孔,鎖擋銷順著條形孔可以穿過,當轉動盤轉動一個角度后,鎖擋銷就不是順著條形孔方向,連接桿不能退出來,從而側蓋鎖將側蓋壓緊固定在支耳上,這種結構非常簡單,安裝拆卸十分方便,但是,上述現有技術側蓋鎖與車架支耳之間硬接觸,或是有間隙,行車過程中引起震動和造成側蓋在側蓋鎖位置磨損。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騎式摩托車側蓋與車架連接裝置,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減輕行車過程中側蓋引起震動,并避免側蓋在側蓋鎖位置的磨損。
本實用新型的騎式摩托車側蓋與車架連接裝置,包括側蓋和車架支耳,相互之間用側蓋鎖固定,其中,側蓋鎖包括轉動盤、連接桿和鎖擋銷,側蓋設置有插入側蓋鎖的沉頭孔,車架支耳上設置條形孔,其連接桿上套裝有緩沖膠墊,介于側蓋和車架支耳之間。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通過設置緩沖膠墊,讓側蓋鎖和側蓋與車架支耳之間有緩沖作用,減輕了行車過程中側蓋和車架支耳碰撞引起的震動,并避免了側蓋在側蓋鎖位置的磨損。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摩托車側蓋工作狀態的示意簡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3是圖2的p部放大視圖;
圖4是圖3的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1、圖2是騎式摩托車從側面看到的側蓋的工作狀態圖,圖中,側蓋1用側蓋鎖2和車架連接固定。
參見附圖3、圖4,本實用新型的騎式摩托車側蓋與車架連接裝置,包括側蓋1和車架支耳3,相互之間用側蓋鎖2固定,其中,側蓋鎖2由轉動盤21、連接桿22和鎖擋銷23等構成,轉動盤21和連接桿22制造成一體,轉動盤21直徑比連接桿22大,連接桿22端部橫向打一個通孔,鎖擋銷23固定通孔中,其中鎖擋銷23長度比連接桿22的直徑大;摩托車側蓋1設置有沉頭孔11來插入側蓋鎖2的連接桿22,插入后轉動盤21露在側蓋1外面,轉動盤21整個位于沉頭孔11內,車架支耳3上設置條形孔31,鎖擋銷23順著條形孔31方向可以穿過去,當轉動盤21轉動一個角度后,鎖擋銷23就不是順著條形孔31方向,連接桿22就不能退出來,從而側蓋鎖2將側蓋1壓緊固定在支耳3上,連接桿22上套裝有一個緩沖膠墊4,介于側蓋1和車架支耳3之間,讓側蓋鎖2和側蓋1與車架支耳3之間有緩沖作用,從而減輕行車過程中側蓋引起震動,并避免側蓋在側蓋鎖位置的磨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宗申技術開發研究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宗申技術開發研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0059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摩托車分體式手把管
- 下一篇:汽車節油變速器掛直接檔的操縱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