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簡易廢熱溫差發電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00124.7 | 申請日: | 2008-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12276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16 |
| 發明(設計)人: | 茍小龍;褚澤;肖恒 | 申請(專利權)人: | 茍小龍;褚澤;肖恒 |
| 主分類號: | H02N11/00 | 分類號: | H02N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0030重慶市沙坪壩***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簡易 溫差 電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將機動車輛發動機尾氣等廢熱資源直接用于發電的簡易廢熱溫差發電器。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我國車輛工業的發展,車輛消耗的能源與日俱增,車輛的節能也越來越受關注。然而,以現有的內燃機指標評估,燃油中60%左右的能量沒有得到有效利用,絕大部分以余熱的形式排放到大氣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嚴重的環境污染。因此,迫切需要新型能源利用技術以節約能源和提高效率。
溫差電技術是一種新型的發電方式,它是基于溫差電效應中的塞貝克效應,利用溫差電材料直接將熱能轉換為電能,是一種全固態能量轉換方式,無需化學反應或流體介質,因而在發電過程中具有無噪音、無磨損、無介質泄漏、體積小、受重輕、移動方便、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在車輛尾氣等低品位熱能利用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和良好的應用前景,應大力發展并盡快產業化。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車輛尾氣等廢熱資源回收再利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簡易廢熱溫差發電器,該發電器能將機動車輛發動機所排尾氣等廢熱資源直接作為溫差發電器熱源進行發電,節約了能源,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利用溫差電技術的基本原理,構造一個由廢熱進、出口和薄鋁片組合成的立柱型廢熱流道,廢熱流道的進、出口尺寸應與發動機排氣管直徑大小相一致。兩層串聯或并聯組合成的溫差發電組件分別對稱緊密布置在流道薄鋁片的外側。流道內當廢熱流過時會達到一定高的溫度,可作為溫差發電器的熱源。發電組件另一側粘附有鋁質的散熱片,散熱片上焊接有條形或波紋狀肋片,當車輛高速行駛時,散熱片能將發電組件冷端的熱量迅速帶走以達到迅速散熱的目的,保證發電器冷端溫度的恒定。整個廢熱流道和溫差發電組件兩端分別用兩個絕熱蓋進行固定密封,以保證溫差發電器內外絕熱和可用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將機動車輛發動機尾氣等廢熱資源直接作為溫差發電器熱源進行發電,降低了車輛尾氣的排放力度,節約了能源,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剖面構造圖。
圖1中1.冷端散熱片,2.溫差發電組件,3.絕熱前蓋,4.廢熱進口,5.流道薄鋁片,6.絕熱后蓋,7.廢熱出口,8.廢熱流道。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簡易廢熱溫差發電器主要由鋁質的冷端散熱片(1)、溫差發電組件(2)和向發電器提供熱源的廢熱流道(8)三部分組成。其中,廢熱進口(4)、廢熱出口(7)和流道薄鋁片(5)共同構成一個立柱型廢熱流道(8),兩層串聯或并聯組合成的溫差發電組件(2)分別對稱緊密布置在流道薄鋁片(5)外側,溫差發電組件(2)和薄鋁片的接觸面之間要涂上很薄一層導熱硅脂以便減少熱阻。溫差發電組件(2)另一側用導熱硅脂粘附有鋁質的冷端散熱片(1),冷端散熱片(1)和流道薄鋁片(5)平面整潔光滑并具有較好的平面度,以便二者能緊密地結合。并且,冷端散熱片(1)上焊接有條形或波紋狀肋片,以達到迅速散熱的目的。整個廢熱流道(8)和溫差發電組件(2)兩端分別用絕熱前蓋(3)和絕熱后蓋(6)固定密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茍小龍;褚澤;肖恒,未經茍小龍;褚澤;肖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0012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門電路的自持保護電路
- 下一篇:一種配電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