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角膜前基質穿刺針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99963.1 | 申請日: | 2008-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79214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29 |
| 發明(設計)人: | 謝漢平;瞿玲輝;蔡永豐;李良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F9/007 | 分類號: | A61F9/0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趙榮之 |
| 地址: | 400038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角膜 基質 刺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具體涉及一種角膜前基質穿刺針。
背景技術
大泡性角膜病變(bullous?keratopathy)是由于各種原因嚴重損毀角膜內皮細胞,導致角膜內皮細胞失代償,使其失去液體屏障和主動液泵功能,引起角膜基質和上皮下持續性水腫的疾病。對于尚存一部分視功能、眼壓正常患者,角膜移植為治療該病的首選方法。但由于角膜材料來源困難,限制了該手術的開展。角膜前基質穿刺術治療大泡性角膜病變是一種簡單、經濟、有效的方法,尤其對于視功能恢復無望,不適合行角膜移植者,以及那些因角膜來源缺乏或經濟困難無法行角膜移植者,是一種簡單、經濟、有效的止痛方法和安全的選擇方法,其作用的機制可能是Bowman(前彈力層)膜穿透后,上皮細胞與角膜基質I型膠原接觸,刺激分泌新的基底膜,使上皮與基質附著力增強,以及上皮伸人淺層基質內,在基底膜重建時.暫時起到固定作用。角膜前基質穿刺術后誘發的纖維化對增強上皮的附著也很重要,因其纖維化瘢痕形成猶如一層新的屏障形成,阻礙了房水進人上皮下,角膜大泡即可逐漸消失,且其纖維化實現了與角膜神經隔離,從而降低了角膜知覺和疼痛。
角膜前基質穿刺法的基本步驟是:表面麻醉后,在裂隙燈下用一個一次性針頭,穿過疏松的上皮層和前彈力膜垂直進入前角膜基質進行多點穿刺,深度約1/4角膜厚度。刺點密度為2~3個/mm2,總計150~200個穿刺點。在角膜緣部1mm寬區域內和無大泡病變的角膜半透明區不進行穿刺,免造成角膜搬痕形成過多。
目前的角膜前基質穿刺針,通常使用24號針頭、4.5號或4號注射針等普通針頭,術中如針刺力量過大針刺過深可引起角膜穿孔,若針刺的方向與角膜面未近于垂直或力量過輕,刺入深度不夠,則達不到治療的目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角膜前基質穿刺針,能方便地達到合適的刺入深度。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角膜前基質穿刺針,包括具有針尖端的針管,所述針管距針尖端0.1-0.2毫米處具有一個彎折I。
進一步,所述彎折I距針尖端的距離為0.1毫米。
進一步,所述彎折I與針座之間還有彎折II,針尖的軸線與針管主軸線平行且相距3-5毫米,針尖朝向前端;
進一步,針尖的軸線與針管主軸線的距離為4毫米;
進一步,彎折I與彎折II折彎的角度均為90°;
進一步,所述針管的內徑為0.15毫米,外徑為0.3毫米;
進一步,針尖刃角為長斜面角;
進一步,所述針尖刃角的斜面相對于針管主軸線向外;
進一步,所述針管管壁為正常壁。
本實用新型的角膜前基質穿刺針,在距針尖0.1-0.2毫米處有一個彎折,可非常方便地掌握刺入的深度,達到治療的目的,結構簡單,成本低廉。
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基于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可以從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中得到教導。本實用新型的目標和其他優點可以通過下面的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其中:
附圖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參見附圖,使用規格是30G注射針頭進行改造,所述注射針頭由針座、針管1及保護套組成,針座材料為無毒高分子聚丙烯,針管材料為不銹鋼,保護套材料為塑料,針管具體規格為:長度13毫米,內徑0.15毫米,外徑0.3毫米,管壁類型為RW(正常壁),針尖刃角為LB(長斜面角)。具體改造如下:將30G注射針頭的針管1折彎出兩個彎折,彎折I?2距針尖的距離為0.1毫米,彎折II?3距彎折I?2的距離為4毫米,彎折I?2與彎折II?3折彎的方向相反且角度均為90°,以使針尖的軸線與針管1主軸線平行且相距4毫米,所述針尖端朝向前端,所述針尖刃角的斜面相對于針管1主軸線向外。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9996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角膜基質內注射針頭
- 下一篇:感測裝置及其定位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