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應對停電或電話線路異常等情況的家庭安防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99196.4 | 申請日: | 2008-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4117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04 |
| 發明(設計)人: | 曾藝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工商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M11/04 | 分類號: | H04M11/04;G08B25/00;G01R3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0067重慶市南岸***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應對 停電 電話 線路 異常 情況 家庭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安防電子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住宅防盜報警裝置。
背景技術
微電子技術,傳感器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促進了家庭安 防電子產品的進步,獲得了顯著的社會效果。利用錄像機配合模擬攝像頭 或利用數碼相機進行監控的報警裝置早已有專利文獻報道,其主要缺點是: 功能單一,并且要巧妙安裝不被發現,以免被強行銷毀紀錄。各種電話報 警器,計算機監控拍攝裝置以及報警手機先后面世,它們以有線或無線方 式進行遠程報警,增加了時效,記錄的安全性也增強了。它們在實際應用 中會遇到下述異常情況:(1)市電被中斷,計算機及其攝象頭等設備停止 了運行;(2)電話線被截斷,或電話線路占線等,報警電話不能撥出;(3) 手機被屏蔽,報警(視頻)信息發送不出去;(4)網絡被中斷或遭遇病毒 導致計算機運行不正常等。但是,一般的市售安防電子產品缺乏有效的技 術措施應對上述異常情況,即使某一安防電子產品的某些功能有一定程度 的應對效力,其技術力量也較為單薄。例如,某些電話報警器設計有“搶 撥電話”功能,一旦被叫電話機線路空閑便及時撥叫,避免了遺漏,然而 時效性差卻又無法提供較多的信息用于分析判斷情況。又如,某型進口電 話報警器設計有報警數據記錄功能,事后可以查閱,但也僅僅局限于此, 還可能會被強行沖毀記錄而不留痕跡。實用新型“手機,小靈通或電話機 通用報警暨攝像監控接口裝置”設計了定時巡檢電話線路功能,能夠及時 報告線路通斷情況,但經常定時響鈴會使得用戶略感煩心,且需配合計算 機及其攝像頭工作才具威懾防范效力。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上述情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綜合性的家庭安防裝 置,作為市售電話報警器,計算機監控拍攝報警裝置或報警手機的一種補 充措施,能夠比較有效地應對停電,電話中斷,網絡中斷等上述種種異常 情況。它包括:
8051微控制器系統,傳感器,傳感器接口電路,數碼相機,數碼相機接口 電路,電子密碼鎖,電子密碼鎖接口電路,市電掉電檢測電路,電話線路 狀態檢測電路以及蜂鳴器或電話報警器接口電路等硬件。
所述8051微控制器系統包括:非易失性存儲器,LED或LCD顯示器, 時鐘,鍵盤等基本模塊。
所述8051微控制器由電源電路供電,所述電源電路包括:+6V穩壓 電源與干電池,兩者的支路中各串聯一只二極管,然后并聯在一起,起相 互隔離之作用。平時由市電供電,市電停電時由干電池供電。
所述8051微控制器通過傳感器接口電路與傳感器聯系,還分別與電話 線路狀況檢測電路和市電掉電檢測電路聯系。
所述8051微控制器通過數碼相機接口電路和密碼鎖接口電路分別與 數碼相機、電子密碼鎖聯系,還與蜂鳴器或電話報警器接口聯系。
所述市電掉電檢測電路由一只單穩態觸發器電路組成。
所述電話線路狀況檢測電路包括:二極管組成的整流電路,晶體管電 子開關電路,電路過壓保護電路,晶體管脈沖電路,脈沖波形整形電路以 及若干電阻、電容、二極管和穩壓二極管。所述過壓保護電路由金屬氧化 物壓敏電阻和穩壓二極管組成。
當所述傳感器感應到事件發生、或所述市電掉電檢測電路檢測到市電 跌落、或所述電話線路狀況檢測電路檢測不到正常的狀況時,這3種異常 情況之一均會分別向微控制器發出中斷響應請求,于是,微控制器進入中 斷響應子程序:啟動數碼相機拍攝,向電子密碼鎖發出關閉門鎖的指令, 把中斷請求事件類型,包括當時電話線路的狀況,以及時間,按某種格式 記錄到非易失性存儲器,并操作蜂鳴器鳴叫,如果在蜂鳴器報警電路并接 電話報警器,可以實現遠程報警。可以查閱記錄的數據,籍此分析事件的 性質,并根據非易失性存儲器中數據的格式可以反映是否被強行沖毀或被 非法修改紀錄。
本實用新型也可以長期地、獨立地工作,對于上述異常情況,既有報 警功能,又具有一定的威懾、防范作用。
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系統組成原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話線路狀態檢測電路原理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工商大學,未經重慶工商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9919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