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補償式大口徑管接頭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96465.1 | 申請日: | 2008-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77135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07 |
| 發明(設計)人: | 吳文倫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聯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51/00 | 分類號: | F16L51/00 |
| 代理公司: | 貴陽東圣專利商標事務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慶云 |
| 地址: | 550002貴州省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補償 口徑 管接頭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接頭,具體來說涉及一種大口徑管接頭。
背景技術
液、氣大口徑管道連接,現多采用兩管口對口焊接、法蘭盤連接或承插式連接。當管件連接安裝作業在野外施工時,就需事先架設施工用電線路或準備發電設備及其他輔助設備。鑄鐵管的連接多采用承插式連接,安裝過程中勞動強度大、安裝時間長。對口焊接和承插式連接安裝方式的管路進行檢修,需將管路切斷,其施工作業方法非常繁雜。特別是在對易燃、易爆液、氣體管道進行檢修時,現有管件連接安裝方法要求管道內無殘留液、氣體。因此管道檢修過程中必須花費大量時間清理殘留液、氣體。并且在礦井、油氣倉庫(站)等禁止煙火的場地對口焊接和承插式連接安裝、維修都異常困難。
管路在使用中會受到熱脹冷縮的影響,為減少管路因熱脹冷縮所產生的應力,通常要求在管路上安裝補償裝置,補償裝置的安裝制作也是較麻煩的。
針對上述問題大口徑管接頭,有文獻報道,但這類管接頭通常結構復雜,施工麻煩。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點而提供的一種結構簡單、便于施工的補償式大口徑管接頭。
本實用新型的補償式大口徑管接頭,包括由T型密封(圈)套、開口彈性卡箍管、內錐形緊固環,其中:T型密封(圈)套襯于雙錐形開口彈性卡箍管內,兩個內錐形緊固環套裝在雙錐形開口彈性卡箍管兩側,連接螺栓分別穿過兩內錐形緊固環上的連接孔將兩者緊固連接。
上述的補償式大口徑管接頭,其中:開口彈性卡箍管的外錐面與兩內錐形緊固環的內錐面嚙合。
上述的補償式大口徑管接頭,其中:內錐形緊固環A、內錐形緊固環B上的連接孔為兩個或兩個以上。
本實用新型的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從以上技術方案可知,結構緊湊、簡單,施工安裝時不需電源或二次加工,機械緊固力大高壓密封性能好,用于管路安裝不用另設置補償裝置。可替代安裝或檢修內壓力大的管路時使用的對口焊接、法蘭盤連接、承插式連接等施工安裝方式。特別是在不允許有煙火的環境下施工更能體現其簡便、快捷的優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圖3為開口彈性卡箍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B-B剖視圖;
圖5為內錐形緊固環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的C-C剖視圖。
圖中標記:
1、T型密封套;2、開口彈性卡箍管;3、緊固環A;4、緊固環B;5、連接螺栓;6、連接孔;7、管件A;8、管件B。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6,補償式大口徑管接頭,包括由T型密封(圈)套1、開口彈性卡箍管2、內錐形緊固環A3、內錐形緊固環B4,其特征在于:T型密封(圈)1套襯于雙錐形開口彈性卡箍管2內,內錐形緊固環A3、內錐形緊固環B4套裝在雙錐形開口彈性卡箍管2兩側,三根連接螺栓5穿過內錐形緊固環A3、內錐形緊固環B4上的三個連接孔6將兩者緊固連接。
開口彈性卡箍管2的外錐面與內錐形緊固環A3、內錐形緊固環B4的內錐面嚙合。
根據管件管徑的大小,內錐形緊固環A3、內錐形緊固環B4上的連接孔6為兩個或兩個以上。
使用時:將管件A7、管件B8插入開口彈性卡箍管內2,將內錐形緊固環A3、內錐形緊固環B4套裝在開口彈性卡箍管內2兩側;連接螺栓5穿過內錐形緊固環A3、內錐形緊固環B4上的連接孔6,緊固連接螺栓,使兩個內錐形緊固環在開口錐形彈性卡箍管2上相對平行移動。利用開口錐形彈性卡箍管2的外錐面與內錐形緊固環A3、內錐形緊固環B4的內錐面嚙合,使螺桿的軸向力轉化為徑向力從而迫使開口錐形彈性卡箍管2收緊,壓迫T型密封膠(圈)套1,達到密封的目的。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聯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貴州聯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9646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