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換芯蓄電池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96426.1 | 申請日: | 2008-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38057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13 |
| 發明(設計)人: | 邱望標;楊綠;袁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2/10 | 分類號: | H01M2/10;H01M2/26;H01M2/30;H01M10/00 |
| 代理公司: | 貴陽東圣專利商標事務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慶云 |
| 地址: | 550025貴州省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換芯 蓄電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二次電池領域,具體來說涉及蓄電池。
背景技術
市場上出售的蓄電池組有6V、12V、16V、24V等規格,是由2V的單格電池所串聯成。蓄電池組的應用范圍廣泛,常見有燃油汽車上的啟動蓄電池組、做為移動通訊基站、政府辦公大樓等場所的后備電源、以及作為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上的動力源等。經過實際使用發現蓄電池組在整體充電放電管理下,容易使單格電池出現過充或過放,使用一段時間后,將導致電池性能下降甚至提前損壞,直接影響了整組電池工作效率,縮短了蓄電池使用壽命,而更換整組電池的費用很高。有鑒于此設計可換芯式蓄電池組,只需更換損壞的某個或某幾個單格電池,以延長電池整體壽命,減少維護費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點而提供的一種可實現各單元格電池的均充管理,有效延長電池的壽命;可集成化制造,造價低廉的可換芯蓄電池。
本實用新型的可換芯蓄電池,在蓄電池外殼內部獨立隔開n個小單間,依次放入各單格電池,將其正負極間連接起來。其中:n=3、6、8、12等。
上述的可換芯蓄電池,其正負極間的連接用錫焊焊接或螺栓引出用連接片連接。
上述的可換芯蓄電池,在蓄電池面板上分別引出各單體電池的正負極,就能實現對每只電池的均充管理。
從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單間的設計,便于取出損壞的單元格電池,放入新的,同時考慮到均充的需要,在蓄電池面板上分別引出各單體電池的正負極。因此本發明不僅適用于鉛酸蓄電池,而且也適用于鋰離子電池組等電池類型。因而應用范圍相當廣,可極大節省蓄電池維護和更換費用,本裝置可集成化制造,造價低廉,市場前景廣闊。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內部布局圖;
圖中標記:
1、正極;2、負極,3、小單間。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以12V蓄電池為例
參見圖1-2,可換芯蓄電池,在蓄電池外殼內部獨立隔開六個小單間3,依次放入各單格電池,其正極1與負極2間的連接用錫焊焊接引出用連接片連接。
在蓄電池面板上分別引出各單體電池的正負極。以實現電池的均充。
實施例2:以6V蓄電池為例
在蓄電池外殼內部獨立隔開三個小單間,依次放入各單格電池,其正負極間的連接用螺栓引出用連接片連接。
實施例3:以16V蓄電池為例
在蓄電池外殼內部獨立隔開八個小單間,依次放入各單格電池,其正負極間的連接用錫焊焊接引出用連接片連接。在蓄電池面板上分別引出各單體電池的正負極。以實現電池的均充。
實施例4:以24V蓄電池為例
在蓄電池外殼內部獨立隔開十二個小單間,依次放入各單格電池,其正負極間的連接用螺栓引出用連接片連接。
更換時:用電烙鐵熔化錫頭或取下連接片,打開電池蓋,然后取出損壞的單元格電池,放入新的,重新裝上連接即可。
對于其它規格的蓄電池可以在實施例1-4的基礎上增加或減少單間數量即可。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大學,未經貴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9642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