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外殼及使用該外殼的電子產品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96119.3 | 申請日: | 2008-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43414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20 |
| 發明(設計)人: | 牟靖文;韋思偉;洪育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5/00 | 分類號: | H05K5/00;H04M1/02;B32B7/12;B44C5/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19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外殼 使用 電子產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裝飾層的外殼及使用該外殼的電子產品。
背景技術
消費者對外觀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在適應功能設計的前提下,把外觀設計和產品工藝、色彩及文化合理有機地融合,實現產品的進一步時尚化、人性化、個性化和娛樂化。這是未來電子產品尤其是手機外觀設計的一個新趨勢。
目前的市場上的很多產品的外殼如手機、電腦、mp3、剃須刀、鼠標等通常是采用塑膠產品來制成的,其色彩通常也都是固定的。為了使產品外觀多樣化,產品設計者將變色材料應用到產品外殼中。中國專利200620134219.1公開了一種手機外殼,在手機外殼上涂有變色涂料層。這樣,手機雖然外觀上有了變色的效果,但是由于變色涂料層在產品外殼最外表面,使用過程中容易被磨損。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變色電子產品外殼容易被磨損的缺點,提供一種裝飾效果較好且耐磨損的外殼。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外殼,該外殼包括外殼基材和位于所述外殼基材表面之上的變色油墨層,所述外殼還包括透明膜層,該透明膜層位于變色油墨層之上。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電子產品,該電子產品外殼包括外殼基材和位于所述外殼基材表面之上的變色油墨層,所述電子產品外殼還包括透明膜層,該透明膜層位于變色油墨層之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外殼,在基材表面的變色油墨層之外還設有透明膜層,使該外殼在具有變色效果的同時,更加耐磨損,質量更穩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高質量的變色外殼。該外殼包括外殼基材1、位于外殼基材1之上的變色油墨層4和位于變色油墨層4之上的透明膜層5。
所述外殼基材可以為各種基材,例如通常的電子產品所采用的塑膠材料如聚酯、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有機玻璃PMMA、或它們之中至少兩種的復合材料。
上述塑膠基材可以通過各種方法制備得到,例如,可以通過將現有的各種塑膠基材裁切得到,也可以通過直接注塑成型得到。所述注塑成型的方法已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例如可以通過使用住友SE180DU注塑成型機進行注塑成型,獲得塑膠基材。
所述透明膜層5由透明聚合物片制得,透明聚合物片可以由任意的透明的成膜材料形成。由于該透明膜層5作為本發明的塑膠外殼的最外層,因此,為了使得塑膠具有優良的耐磨性,透明聚合物片的材料優選為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甲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變色油墨層4可為溫敏變色、光敏變色、光學變色材料等的可逆變色材料添加到無色透明的無色透明幽默中制得。溫敏變色涂層可以隨外界環境溫度的改變而變色;光敏變色材料主要有氯化銀、溴化銀、二苯烯類、螺環類、降冰片二烯類、三苯甲烷類衍生物、水楊叉苯胺類化合物等。光學變色材料的涂層可以隨觀察角度不同而呈現不同顏色。本實施例采用5-25%可逆變色材料添加到寶龍公司的牌號為、HTR-093的油墨中加以研磨制成所需的變色油墨,然后采用絲網印刷機(優印絲網移印機械器材廠、型號為UP-S5070M)及50-400目的網版將變色油墨印刷在透明聚合物片上。然后在溫度為90攝氏度的條件下烘烤至表干即可。
優選的,可在印刷變色油墨層4之后再印刷一層背景油墨層3,所述背景油墨優選為黑色、紫色、藍色等深色。因為深色背景能較好地吸收照射光線,使得產生的反射光減少,這樣能減輕背景面反射光與從變色油墨層上的反射光干涉作用,變色效果更明顯。本實施例采用寶龍公司牌號為,HTR-952的黑色油墨,可采用各種印刷方法形成。然后在溫度為90攝氏度的條件下烘烤至表干即可。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外殼,優選情況下,可在變色油墨層4或者背景油墨層3與基材1之間印刷一層粘接劑層2,可以保護之前印刷的油墨層和增加油墨層和基材層表面間的結合力的。該粘接劑層可采用寶龍公司牌號,AquapreesME的水性粘結劑,采用普通絲網印刷,分次多層印刷形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9611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