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連接器及其包括其連接器的內窺鏡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095923.X | 申請日: | 2008-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3913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20 |
| 發明(設計)人: | 江峰;王振波;張子峰;黃志學;王昆 | 申請(專利權)人: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00 | 分類號: | A61B1/00;G02B23/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18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連接器 及其 包括 內窺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連接器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連接器及其包括其連接器的內窺鏡。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硬管式內窺鏡通常由物鏡系統、轉向透鏡系統、目鏡系統和鏡管組成。由物鏡系統所傳出的光信號經光學系統處理后在顯示器上顯示,此種內窺鏡的前端鏡管中通常是光學部分,光信號傳輸距離長。因此,雖然此種類型的內窺鏡結構簡單,但是成像質量較差。
為了縮短光信號傳輸距離以提高成像質量,現有技術中出現了一種電子內窺鏡。其通常由物鏡、CCD(Charge?Coupled?Device,即電荷耦合器件)圖像傳感器、PCB板(Printed?Circuit?Board,印刷電路板)、鏡管及操作系統組成。由物鏡所傳出的光信號在鏡管內直接經由CCD圖像傳感器轉化為電信號,再經圖像處理后顯示在顯示器上。這種方式避免了硬管式內窺鏡因光信號傳輸距離過長而造成的信號損失,因此成像質量高。但這種結構要實現物鏡、CCD圖像傳感器、以及PCB板之間的精確定位并不容易。通常需要在鏡管內填充粘結劑并設置多個連接件,因而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連接器,其結構簡單,可實現鏡管內的各組件精確定位。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內窺鏡,其鏡管內的各組件可實現精確定位,并且結構簡單。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連接器,包括本體和穿設于所述本體中的多個端子,所述端子具有平頭部和引腳部,所述平頭部的上表面露出于所述本體的端面,并且與所述端面共同形成一接合面,所述引腳部由所述平頭部彎折延伸而成,其突伸于所述本體的另一端面;所述端子的引腳部上向外傾斜延伸出若干用于保證所述端子與本體結合牢固性的延伸部。
作為優選:所述延伸部是相互對稱的。
作為優選:所述平頭部上連接有焊盤。
作為優選:所述本體上位于焊盤之間設置有工藝槽。
作為優選:所述本體呈圓柱型設置。
作為優選:所述本體上設置有凸臺。
作為優選:所述端子縱向方向的軸線與凸臺縱向方向的軸線平行。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內窺鏡,包括鏡管、成像裝置、將所述成像裝置的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的圖像傳感器、以及將所述電信號整理并輸出的PCB板,所述成像裝置、圖像傳感器及PCB板皆位于所述鏡管內,所述內窺鏡還包括連接器,所述圖像傳感器與所述PCB板通過所述連接器電性連接為一體;所述連接器包括本體和穿設于所述本體中的多個端子,所述端子具有平頭部和引腳部,所述平頭部的上表面露出于所述本體的端面,并且與所述端面共同形成一接合面,所述引腳部由所述平頭部彎折延伸而成,其突伸于所述本體的另一端面;所述端子的引腳部上向外傾斜延伸出若干用于保證所述端子與本體結合牢固性的延伸部。
作為優選:所述延伸部是相互對稱。
作為優選:所述平頭部上連接有焊盤。
作為優選:所述本體上位于焊盤之間設置有工藝槽。
作為優選:所述成像裝置包括鏡片組。
作為優選:所述鏡管內部還設有光釬。
作為優選:所述內窺鏡還包括一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與所述成像裝置的輸出端連接而形成第二組件,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組件固定連接而使所述第一、第二組件形成一個整體。
作為優選:所述固定架呈管狀,其一端套設并固定在所述第一組件上,其另一端套設并固定在所述成像裝置的輸出端上。
作為優選:在所述連接器外壁和所述固定架內壁的對應位置上分別設有可相互配合的凹凸結構。
作為優選:所述固定架與所述連接器之間沿所述鏡管的徑向具有間隙。
作為優選:所述固定架與連接器配合的一端的內壁上設有點膠槽。
作為優選:所述固定架的內壁上對應所述成像裝置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組件之間的位置處設有臺階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過連接器使得鏡管內的各組件形成一個整體,實現了精確定位,保證了成像質量,并且結構非常簡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剖視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連接器的爆炸分解示意圖;
圖4是實施例中固定架的主視示意圖
圖5是圖4中沿A-A線的剖視示意圖;
圖6是圖4中沿B-B線的剖視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內窺鏡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8是圖7所示實施例的剖視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9592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