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信號接收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095166.6 | 申請日: | 2008-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12985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3-25 |
| 發明(設計)人: | 陸昭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步步高教育電子產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33 | 分類號: | G06F3/033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滿 群 |
| 地址: | 523860廣東省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信號 接收 裝置 | ||
1、一種信號接收筆裝置,包括一柱形殼體及嵌裝在該柱形殼體內部一端設有的電磁信號接收線圈、中部卡裝有與電磁信號接收線圈連接的信號處理電路及點擊觸發開關,開關觸動桿穿入電磁信號接收線圈之中,其一端延伸出柱形殼體,其另一端與開關相接觸,柱形殼體內部另一端端部設有與信號處理電路相連接且穿設殼體外部的導線或無線收發模塊,其特征在于:當筆點擊點讀機或點讀機上面的教材時,筆接收裝置上的開關電路F接通或閉合,接收筆發送點擊信號給定位MCU,定位MCU通過點讀機上的導電薄膜輸出磁場信號,筆接收裝置的信號處理電路中的信號接收放大電路A中的線圈切割磁力線產生感應電壓信號并放大,經過變頻級電路B產生中頻信號,如果輸入信號頻率直接等于中頻信號,則取消本振信號,無需做變頻處理,接著通過中頻濾波放大電路C進行中頻濾波和中頻放大,并利用檢波級電路D進行信號整流,最后經過緩沖放大電路E輸出信號到通訊接口K,所述開關電路F接入通訊接口K,該通訊接口K另接有電源電路H,該電源電路H給各模塊供電,通訊接口通過有線通訊方式或無線通訊方式接入到外部的定位MCU/電源G,定位MCU根據接收到的導電薄膜所有導線的信號通過一系列的運算處理后確定出筆點擊的具體位置坐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信號接收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接收筆裝置中,當筆點擊點讀機或點讀機上面的教材時,開關電路的開關(SW1)接通,通訊接口(JP1)的開關檢測口ON/OFF由高電平變為低電平,定位MCU開始給點讀機上的導電薄膜輸出信號產生磁場,接收線圈(L1)切割磁力線產生感應電壓信號,該信號直接輸入到收音機集成電路CXA1691的第10腳,由于點讀機上的導電薄膜發射的頻率為465KHZ,所以無需變頻級來差出中頻信號,也就不需要本振信號;集成電路的第7腳本振懸空處理;經收音機集成電路內部的高頻放大后從14腳輸出,經465KHZ陶瓷濾波器濾波后送入收音機集成電路第16腳;利用內部檢波器進行信號整流,從23腳輸出信號到運放U2-D緩沖放大后輸出信號到通訊接口(JP1),定位MCU根據接收到的導電薄膜所有導線的信號通過一系列的運算處理后確定出筆點擊的具體位置坐標。該通訊接口(JP1)接有電源+VCC,+VCC電源電路給筆電路供電。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信號接收筆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柱形殼體設有的電磁信號接收線圈的一端到中部卡裝有信號處理電路的這一段內部空間上,設有屏蔽體,能屏蔽電信號對信號接收線圈和信號處理電路的影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信號接收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接收放大電路A中設有一個電磁信號接收線圈,筆點擊點讀機或點讀機上面的教材時,該電磁信號接收線圈切割磁力線產生感應電壓信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信號接收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處理電路接收處理的電磁信號頻率范圍為10KHZ~110MHZ,使用到信號接收裝置的最優頻率范圍為400KHZ~10.7MHZ。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信號接收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頻濾波放大電路C中采用的濾波器為收音機通用中頻濾波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信號接收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頻濾波器的頻率是450KHZ、455KHZ、465KHZ、10.7MHZ的一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信號接收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處理電路由通用的收音機集成電路及其外圍元件構成。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信號接收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電路H給各電路模塊供電或提供參考電壓,電源的供給可以通過通訊接口由點讀機提供,也可在筆內設置電池倉由干電池供電。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信號接收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電路F中的筆點擊開關選用輕觸開關、碳接觸導通的硅膠開關、利用光信號組成的開關中的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步步高教育電子產品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步步高教育電子產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9516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