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傳感器信號傳輸線線扣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095148.8 | 申請日: | 2008-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04065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3-04 |
| 發明(設計)人: | 凌兆蔚;黃斌;聞維維;梁勇;朱俊恒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特爾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2B9/00 | 分類號: | G12B9/00;H05K7/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滿群 |
| 地址: | 518000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傳感器 信號 傳輸 線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傳感器信號傳輸線線扣。
背景技術
CN200310100540.9公告了一種“傳輸線線扣”。其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固定至少二電訊傳輸線,以減少電訊傳輸線外殼表面的孔洞,減少衍生靜電放電問題機會的傳輸線線扣。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包夾電訊傳輸線時,可減少電訊傳輸線受壓迫而產生的變形量,以避免因內部導線變形而導致電性傳輸不良,甚至斷路問題的傳輸線線扣。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藉由導向板對電訊傳輸線進行導向,以避免電子裝置放置于一狹小空間時,電子裝置的電訊傳輸線會與緊鄰的墻壁、或緊鄰的其它電子裝置等外部障礙物發生干擾沖突,因此限制電子裝置擺設與放置的傳輸線線扣。其技術方案包含有一線扣主體以及一栓塞。線扣主體包含連通電子裝置外殼內外的U型溝槽,U型溝槽中放置一條導通外殼內外的電訊傳輸線。線扣主體另外包含至少一個連通外殼內外側壁表面的凹槽,側壁表面凹槽中放置其它導通外殼內外的電訊傳輸線。側壁表面凹槽出口處設置一導向板,用于導向電訊傳輸線。栓塞嵌入U型溝槽中,與線扣主體包夾電訊傳輸線。藉由線扣主體以及嵌入線扣主體的栓塞插入外殼的孔洞中,包夾固定至少二電訊傳輸線,并使這些電訊傳輸線連通外殼的內側以及外側。
其不足之處在于:
1.該線扣結構復雜,成本高。
2.傳輸線呈90度分開,體積大,不利于傳感器小型化。
3其原理是壓迫傳輸線使其變形,將線上的拉力分散到線扣上。壓緊效果與線、線扣的接觸面積有關,所以要獲得較大的壓緊力必須加長線扣長度或增加傳輸線的變形量,導致整體長度過長;容易使傳輸線損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將信號傳輸線上的拉力分散到線扣上,保證傳輸線另一端不受力,以有效保護該端的焊點、接點;信號傳輸線與線扣組合后,整體長度縮短,可有效縮短傳感器長度,增強傳感器安裝適應性的傳感器信號傳輸線線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達到:
這種傳感器信號傳輸線線扣,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線扣由一與傳感器外殼固設的方形薄片,其底部設有一與外界貫通的T型固定槽、該T型固定槽中線上方對稱凹設的一對穿孔組成;信號傳輸線經一穿孔到另一穿孔纏繞一圈后,固定到T型固定槽中,以將傳輸線上的拉力有效分散到線扣上,信號傳輸線的另一端不受力以有效保護該端之焊點、接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達到:
所述方形薄片是由ABS塑料制成的正方形薄片,可有效絕緣并防止劃破信號傳輸線之外皮。
所述T型固定槽由橫向兩端分別成型與透孔半圓形狀相同的半圈過渡部分、橫向與縱向交界處以及縱向與線扣外邊沿轉折處半圓倒角的圓滑過渡部分組成。
所述方形薄片與傳感器外殼固設的方式是灌裝方式。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
1、結構簡單,成本低廉。
2、操作簡便,可靠性高。
3、傳輸線與線扣組合后,可有效縮短傳感器長度,增強傳感器的安裝適應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線扣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A-A向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下面將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詳述:
請參閱附圖所示,所述傳感器信號傳輸線線扣由一與傳感器外殼灌裝的方形薄片,其底部設有一與外界貫通的T型固定槽1、該T型固定槽1中線上方對稱凹設的一對穿孔2組成;信號傳輸線經一穿孔到另一穿孔纏繞一圈后,固定到T型固定槽1中,以將傳輸線上的拉力有效分散到線扣上,信號傳輸線的另一端不受力,可有效保護該端之焊點、接點。
所述方形薄片是一由ABS塑料制成的正方形薄片,該結構可有效絕緣并防止劃破信號傳輸線之外皮。
所述T型固定槽1由橫向兩端分別成型與透孔3半圓形狀相同的半圈過渡部分11、橫向與縱向交界處圓滑過渡部分12以及縱向與線扣外邊沿轉折處半圓倒角圓滑過渡部分13組成。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涵蓋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特爾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特爾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9514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多價免疫球蛋白的生物活性裝配體
- 下一篇:吡咯并噠嗪酮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