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智能節電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93415.8 | 申請日: | 2008-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22223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4-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釗由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釗由 |
| 主分類號: | G06F1/32 | 分類號: | G06F1/32;G01J5/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36000江西省宜***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節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鍵盤和鼠標的智能節電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鼠標和鍵盤比較耗電,特別是無線的鼠標和鍵盤,雖然待機狀態時耗電較少,但是由于缺少有效的智能節電裝置,導致鼠標和鍵盤耗電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智能節電裝置,以降低鼠標和鍵盤耗電。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智能節電裝置實施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智能節電裝置,包括紅外感應電路和運算比較電路連接,
所述的紅外感應電路用于獲取人體的紅外信號,并向運算比較電路發送所述的紅外信號;
所述的運算比較電路用于接收所述的紅外信號,并根據所述的紅外信號控制設備電源的開關。
所述的智能節電裝置還包括檢測分析電路,所述的檢測分析電路連接所述的紅外感應電路和運算比較電路之間,接收運算比較電路和紅外感應電路的紅外信號,并根據所述的紅外信號控制電源向設備提供的電壓的范圍。
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基于紅外線技術的自動控制,當有人進入開關感應范圍時,探測到人體紅外光譜的變化,自動輸出高電平,人不離開感應范圍,將持續輸出高電平;人離開后,開關延時自動關閉負載。對其他動物和非動物的光譜不起作用,達到自動控制本鍵盤和鼠標的目的,因而可以避免用戶經常開機、關機的麻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智能節電裝置的方框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智能節電裝置的結構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實施例。
圖1為本實用新型智能節電裝置的方框結構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智能節電裝置的結構原理圖。
參見圖1,該智能節電裝置包括紅外感應電路10和運算比較電路11連接,
所述的紅外感應電路10用于獲取人體的紅外信號,并向運算比較電路11發送所述的紅外信號;
所述的運算比較電路11用于接收所述的紅外信號,并根據所述的紅外信號控制設備13電源的開關。
該智能節電裝置還包括檢測分析電路12,所述的檢測分析電路12連接所述的紅外感應電路10和運算比較電路11之間,接收運算比較電路10和紅外感應電路12的紅外信號,并根據所述的紅外信號控制電源14向設備13提供的電壓的范圍。
參見圖2,該智能節電裝置結構原理為:
該智能節電裝置的紅外感應電路10包括:
熱敏元件的高低電頻輸入腳接入芯片U1的IN引腳,所述的熱敏元件的地極接地;
所述的芯片U1的IN引腳和地之間還串接有電阻R2,芯片U1的GND引腳接地,芯片U1的GND引腳與芯片U1的OSC1引腳之間還依次串接有電阻R8和電容C5,芯片U1的OSC1引腳和芯片U1的OSC2引腳之間還并聯有電阻R9和電容C6,芯片U1的OSC2引腳與芯片U1的VSS引腳相連接,芯片U1的VDO引腳接入電源VDD,芯片U1的ZA引腳和地之間串接有滑動變阻器R3,芯片U1的OUT引腳還與芯片U1的ZA引腳相連接。
該智能節電裝置的運算比較電路11包括:二極管D2的輸入端接入芯片U1的OUT引腳,二極管D2的輸出端通過電阻R7接入比較器U3的輸入端的正極(1引腳),且二極管D2的輸出端和地之間還并聯有電阻R4和電容C3,比較器U3的2引腳接地,比較器U3的5引腳接入電源VDD,比較器U3的輸入端的負極(3引腳)通過電阻R6接入電源VDD和通過電阻R5接地,比較器U3的輸出端通過電阻R11接入三極管Q1的基極,三極管Q1的基極還通過R12接地,三極管Q1的發射極接地,三極管Q1的集電極接入設備D3的一極。
該智能節電裝置的檢測分析電路12包括:芯片U2的IN引腳接入電源VDD,芯片U2的Vout引腳與滑動變阻器R3之間還串接電阻R1,芯片U2的Vout引腳還通過C1接地,并且所述的Vout引腳還與熱敏元件的正極相連接,芯片U2的Vin引腳接入電源VDD且接入設備D3的另一極。
以設備D3為鍵盤為例,該智能節電裝置工作原理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釗由,未經李釗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9341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