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背部曲線錘打式按摩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91623.4 | 申請日: | 2008-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47465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2 |
| 發明(設計)人: | 江奇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威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H23/00 | 分類號: | A61H2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雄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雄杰 |
| 地址: | 523115廣東省東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背部 曲線 錘打 按摩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按摩器件,特別是涉及醫療保健用的一種按摩本體沿著前后曲線行走傳動機構。
背景技術
在人體背部和脊椎兩側有很多重要穴位或徽擠點,脊推是中樞神經聯系全身臟胎器官的通道。對背部和脊推兩側經常進行按摩能強化和幫助器官的功能,消除疲勞徽痛,促進人體健康。目前,市場上的按摩椅的主要功能是對人體背部肌肉施行按摩,以消除疲勞或局部肌肉不舒適。而現有技術的按摩器件,一般采用直線狀軌道設計的本體架,其軌道上設有一滑動固定架,其滑動固定架的前側與按摩機構結合成一體,并于按摩機構設有按摩輪套入滑動固定架,而按摩輪前、后擺動,從而產生揉捏、捶打的按摩動作,其雖具按摩的功能,確未達最佳的按摩的功效,且存在有下列的缺點:滑動固定架呈直線,按摩機構及其按摩輪只能直線上、下動作,然而人體背部不是一條直線而是在腰部和頸部向里凹的一條曲線,按摩輪只有沿著人體背部曲線行走才能均勻的完成從腰部到頸推的全程按摩。而由于人體背部呈曲線狀態,當在躺靠于椅背上時,也無法平貼在椅背,直線移動升降的按摩機構,對背部曲面按摩產生輕重不一的力量,即有些部位因過大重壓而產生疼痛的感覺,有些部位則因未貼于椅背而顯得按摩力量不足,在此反復升降按摩中,即帶給背部不舒適的按摩效果。除非使用者本身刻意彎背強行靠住,然此方法反而無法令使用者完全放松身體。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按摩曲形導軌滑動傳動控制結構裝置,它能產生對人體背部曲面相同力度的舒適按摩力量,并能使按摩機構的升降動作更為順暢。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實用新型的背部曲線錘打式按摩結構,包括底座,底座內側設置的導軌,導軌上滑動的按摩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軌為相對人體腰部、頸部位置呈凸弧狀的S型曲線構造的鏈軌,所述鏈軌與按摩本體上的鏈輪嚙合。
本實用新型所述鏈軌一面為呈曲線排列的圓柱凸齒,另一面為呈曲線型的凹型燕尾槽。所述鏈軌在底座內側設置為對稱兩排曲線,兩條鏈軌上的曲線圓柱凸齒面呈相對側,兩條鏈軌上的曲線凹型燕尾槽呈相背面。所述鏈軌上的曲線凹型燕尾槽與按摩本體上的凸型導塊相滑動扣合。所述按摩本體上的鏈輪與底座內側設置的鏈軌相嚙合,鏈輪套于傳動軸上。所述傳動軸固定一軸傳動齒輪,所述軸傳動齒輪為小雙聯直齒-錐齒。所述小雙聯直齒-錐齒與大雙聯齒輪的同步傘齒輪嚙合,大雙聯齒輪通過中間齒輪與按摩本體上的蝸輪嚙合,并通過蝸輪連接到電機一端軸上的蝸桿。
本實用新型所述電機的另一端上固定有一個偏心輪,其上面套接有一個曲拐。所述曲拐上裝一個軸承架,軸承架上端與一個框架形成的翹翹板固定連接,其輸出端與捶打機構的其一按摩頭連接。所述翹翹板與翹翹板支架通過翹翹板軸可活動連接,其上面兩邊分別固定一個按摩頭。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使背部按摩可依背部曲線達到從上至下皆保持與背面貼觸按摩,增加按摩效果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按摩本體與鏈軌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移動和錘打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威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威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9162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棘爪組件
- 下一篇:用于建筑物開口覆蓋物的百葉窗系統的有選擇翻轉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