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中間進氣復合噴淋沖擊脫硫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90501.3 | 申請日: | 2008-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39606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20 |
| 發明(設計)人: | 孫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偉東 |
| 主分類號: | B01D53/80 | 分類號: | B01D53/80;B01D53/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50黑龍江省哈***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間 復合 噴淋 沖擊 脫硫 裝置 | ||
一、所屬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體凈化環保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含硫氣體噴淋脫 硫裝置。
二、現有技術:
目前,公知的氣體凈化裝置設備種類繁多,通常含硫氣體系統內部脫 硫噴淋裝置通常采用的是順流噴淋,這種脫硫裝置塔內放置填充物料,氣 液間的接觸和反應都在填料表面進行。這種結構在運行中容易造成堵塞和 結垢,使設備不易維修,阻力高,脫硫效率低。因此,如何克服現有的順 流填料裝置中堵塞、結垢、阻力高、脫硫效率低和不易維修的不足已經成 為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決上述問題,針對現有的順流脫硫裝置中堵 塞、結垢,阻力高,脫硫效率低和不易維修的問題,設計提供一種結構簡 單,造價低,對含硫氣體進行噴淋脫硫的裝置,可以降低阻力,提高脫硫 效率,維修方便的噴淋脫硫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下列方式予以實現的:中間進氣復合 噴淋沖擊脫硫裝置,由脫硫塔體3及其進氣口1和出氣口17、反應室和 除霧室中間的隔板2、脫硫塔體3中的噴淋室5上的噴淋管13及其噴嘴4、 上弧板6、雙S型口腔7、下弧板8、反應池9、氧化風機10、循環漿 液泵11、攪拌器12、除霧室14、除霧器15、折流擋板16組成。其特征 是:
A、進氣口1設置在脫硫塔體3的塔身的中間,如圖2、4、6、7所 示。
B、噴淋反應室5內的噴淋管13上的噴嘴4設計為噴嘴方向向上噴 淋的噴嘴4,如圖1、2、6、7所示;即中間進氣噴嘴向上噴淋脫硫塔體 結構示意圖。
C、噴淋反應室5內的噴淋管13上的噴嘴4設計為噴嘴方向雙向噴 淋的噴嘴,如圖3、4所示;即中間進氣噴嘴雙向噴淋脫硫塔體結構示意 圖。
D、由上弧板6和下弧板8組成的沖擊雙S型轉向口腔7,使氣流轉 向由向下沖擊后轉向脫水進入除霧室14變為向上氣體經除霧器15除去水 滴后排出。
E、所說的進氣口1設置在脫硫塔體3的塔身塔體中間,這種形式稱 為中間進氣,如圖2、4、6、7所示。并且折流擋板采用水平式、弧形、 人字形,如圖2、4、6、7所示。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過程是:含硫氣體首先通過側面進氣口1 進入脫硫塔體3后向下沖擊,與通過噴嘴4噴出形成的噴淋層直接接觸脫 硫,噴嘴噴出的噴淋的脫硫漿液在碰撞折流擋板16后和沒有碰撞到的自 由下落的脫硫漿液向下沖擊,經過接觸脫硫后的氣體與反應池9內的脫硫 漿液再次接觸脫硫,脫硫后的氣體然后經過沖擊雙S型口腔7,使氣流轉 向由向下沖擊后轉向脫水進入除霧室14向上氣體經除霧器15除霧后排出 從而使含硫氣體與脫硫漿液接觸面積增大、反應時間增長,解決了脫硫效 率低的問題。本技術中塔內不放置填充物料,無堵塞和結垢問題,阻力低, 維修簡單方便。將進氣口的1與脫硫塔體3中間形成向上角度,防止脫硫 漿液倒流入脫硫塔體3前面的裝置,如圖1、3所示。具體過程是含硫氣 體經過進氣口1進入脫硫塔體3向下沖擊,脫硫漿液由漿液泵11輸送至 噴淋管13及其上的噴嘴4噴淋形成噴淋層,脫硫漿液在噴淋層噴出后碰 撞折流擋板的塔體頂板16后轉向向下沖擊,進入反應池9,在反應池9 內脫硫漿液通過攪拌器12將溶液攪拌均勻混合后再次接觸脫硫,然后經 雙S型口腔7,轉向使氣流轉向由向下沖擊后轉向脫水進入除霧室14向 上氣體經除霧器15除霧后排出。本技術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 造價低,阻力低,脫硫效率高,維修方便,安全可靠等特點。
四、附圖說明:
圖1是第一種結構:中間進氣噴嘴向上噴淋脫硫塔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詳細結構:中間進氣噴嘴向上噴淋脫硫塔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第二種結構:中間進氣噴嘴雙向噴淋脫硫塔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詳細結構:中間進氣噴嘴雙向噴淋脫硫塔體結構示意圖。
圖5是A-A脫硫塔噴嘴剖面圖。
圖6是第三種結構:折流擋板為弧形的噴淋脫硫塔結構示意圖。
圖7是第四種結構:折流擋板為人字形的噴淋脫硫塔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進氣口和17出氣口、3脫硫塔體、2反應室和除霧室中間隔 板、13噴淋管、5噴淋反應室、4噴嘴、6上弧板、7雙S型口腔、8下弧 板、9反應池、10氧化風機、11循環漿液泵、12攪拌器、14除霧室、15 除霧器、16折流擋板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偉東,未經孫偉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9050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立式振動研磨機
- 下一篇:含氮氧化物尾氣吸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