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埋地式無動力污水凈化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89976.0 | 申請日: | 2008-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45505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27 |
| 發明(設計)人: | 于如龍;張華;霍麗杰;孫麗娜;張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于如龍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63714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動力 污水 凈化 裝置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處理生活污水的凈化裝置,具體涉及的是埋地式無動力污水凈化裝置。
二、背景技術:
我國水資源污染嚴重,排放的各類廢水已使全國流經城市的大部分河流被污染,一些湖泊的污染程度已影響到很多城市的正常供水,其主要原因是污染物排放量超過環境容量,排放于水中的COD、氨氮、懸浮物等超標。目前我國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大都集中于某處建污水處理廠,耗用大量管材和電能等多項費用。污水的處理方法多采用生化處理法,即“A/O”法,這種處理方法工藝流程冗長。如:先設格柵間,格柵間建水池,在池中加裝粗細格柵;出水進入較大的沉砂池,去掉污水中的細砂等物質,若分系列則沉砂出水進入配水池,把污水按要求分流到各系列的初次沉淀調節池,出水進入活性污泥池的生物氧化池,采用耗電量大的離心鼓風機鼓風曝氣;生化池出水再進入二沉池,對生物絮凝物進行沉淀分離后,出水進入砂濾池,出水用氯消毒后進入儲水池,再由泵房中的外輸泵外排。同時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還要進行處理,如排入消化池進行消化濃縮后送入污泥處理間,進行污泥調制脫水。可見,這種處理方法流程長,成本高,占地面積大,主要污染物凈化效果不理想。
三、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埋地式無動力污水凈化裝置,這種埋地式無動力污水凈化裝置用于解決目前生活污水處理存在的流程長,成本高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種埋地式無動力污水凈化裝置安裝在地面以下,由自然腐化罐、厭氧沉淀消化罐、上流式生物濾罐、厭氧生物濾化罐、厭氧生物再濾罐、再生氧化溝依次串聯而成,其中厭氧沉淀消化罐通過底部安裝的管連接至上流式生物濾罐的上部,上述各罐及再生氧化溝內有保溫層;上流式生物濾罐、厭氧生物濾化罐及厭氧生物再濾罐設有隔板,隔板上放置碎的石灰石或沸石或塊狀焦炭;再生氧化溝的前端設置伸出地面的拔風管,再生氧化溝內安裝隔柵。
上述方案中的厭氧沉淀消化罐為二個。
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全部埋在地下,不占地表面積,無需動力,利用污水流水落差產生能量為濾料清堵。
2、本實用新型工藝流程短,采用價格低低廉的石灰石或塊狀焦炭為濾料,成本低。
四、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1?進水口 2?自然腐化罐 3?厭氧沉淀消化罐 4?厭氧沉淀消化罐 5?上流式生物濾罐 6?厭氧生物濾化罐 7?厭氧生物再濾罐 8?再生氧化溝 9?拔風管10?凈水出口 11?隔板 12?石灰石 13?焦炭 14?隔柵
五、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2提供了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這種埋地式無動力污水凈化裝置安裝在地面以下,由自然腐化罐2、厭氧沉淀消化罐(3、4)、上流式生物濾罐5、厭氧生物濾化罐6、厭氧生物再濾罐7、再生氧化溝8依次串聯而成,上述各罐及再生氧化溝8內有保溫層;厭氧沉淀消化罐4通過底部安裝的管連接至上流式生物濾罐5的上部,上流式生物濾罐5、厭氧生物濾化罐6及厭氧生物再濾罐7設有隔板11,上流式生物濾罐5的隔板11上放置碎的石灰石12,厭氧生物濾化罐6的隔板11上放置塊狀焦炭13,厭氧生物再濾罐7的隔板11上放置碎的石灰石12;再生氧化溝8前端設置伸出地面的拔風管9,再生氧化溝內安裝隔柵14。
本實用新型進行污水處理時分為自然腐化階段、厭氧沉淀消化階段、厭氧生物過濾階段、排風、再生好氧處理階段。
自然腐化階段:下水道的生活污水從進水口1進入自然腐化罐2,進行自然腐化。
厭氧沉淀消化階段:此階段在厭氧沉淀消化罐3、厭氧沉淀消化罐4中進行,將不易降解的大分子結構有機物水解成小分子和可溶性化合物,使其更易被微生物降解。
厭氧生物過濾階段:此階段在上流式生物濾罐5、厭氧生物濾化罐6、厭氧生物再濾罐7中進行,所謂上流式生物濾罐,是指對污水處理時污水從罐的上部流入的濾罐。首先,利用污水流動落差產生的能量,把沉淀消化后的污水從厭氧生物消化罐4的底部送到上流式生物濾罐5的上部,此罐中裝有碎石灰石12,可以對污水吸附過濾、分解,從而使COD、BOD、懸浮物降低。然后再依次在厭氧生物濾化罐6、厭氧生物再濾罐7中,利用焦炭13和碎石灰石12對污水進一步吸附和過濾,使污水的COD及氨氮達到排放標準。
排風,拔風管9的高度高出臨近樓房樓頂,將厭氧階段產生的沼氣及異味通過拔風管9排放至大氣中。
再生好氧處理階段,此階段在再生氧化溝8中進行,隔柵14可以延長污水在再生氧化溝8內停留時間,使水面與空氣自然接觸,對再生氧化溝8內呈薄膜狀流過的污水進行好氧處理。經此階段處理后的污水從凈水出口10流出。本實用新型借生活污水排放的自然沖力驅動污水走完處理流程,不需要水泵等電動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于如龍,未經于如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8997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