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建筑排水用大弧異徑彎頭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088166.3 | 申請日: | 2008-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09739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3-18 |
| 發明(設計)人: | 鄭德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德明 |
| 主分類號: | F16L43/00 | 分類號: | F16L43/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官明 |
| 地址: | 318020浙江省臺***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建筑 排水 用大弧異徑 彎頭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排水管接頭,特別是涉及一種建筑排水用單立管排水系統的大弧度異徑彎頭,屬于建筑管件。用于改善建筑排水系統工況,具有消能,提高排氣能力穩定管道壓力,消除水躍形成降低水流噪音。
背景技術
在建筑排水系統中立管內水流垂直下落會攜帶大量空氣一起向下運動,其污水具有較大的動能,進入橫管后,由于改變流向產生水躍,管內水位驟然上升充滿管道斷面,氣體不能自由流動,短時間內橫管壓力突然增加,嚴重影響排水系統的安全暢通。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改善建筑排水系統工況,使立管水流進入橫管具有消能,提高排氣能力穩定管道壓力,消除水躍形成降低水流噪音的建筑排水用大弧異徑彎頭。
本實用新型建筑排水用大弧異徑彎頭的技術方案是:包括立管接口、橫管接口和彎頭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管接口的內徑Φ1大于立管接口的孔徑Φ2,所述彎頭主體的中心曲率半徑R為150~500毫米。
本實用新型的建筑排水用大弧異徑彎頭,其橫管接口的內徑Φ1大于立管接口的孔徑Φ2,從而在彎頭主體內形成足夠的空間,既可對立管下落水流起減速作用,又可將污水中所攜帶的空氣集聚、釋放,可減小管中正壓強度,消除水躍形成,降低水流噪音;其彎頭主體的中心曲率半徑R為150~500毫米,由于曲率半徑大,對立管內的水流垂直下落進入橫管時具有很大的緩沖消能作用,進一步減少水躍形成。
本實用新型的建筑排水用大弧異徑彎頭,其彎頭主體的外壁上制有垂直定位支架,便于快速準確安裝,并提高牢固性和穩定性。其所述的橫管接口的內徑Φ1為160~200毫米,立管接口的孔徑Φ2為110~160毫米。其立管接口和橫管接口各自為柔性裝置連接。其立管接口和橫管接口各自為粘接口連接。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建筑排水用大弧異徑彎頭(承口粘接)的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建筑排水用大弧異徑彎頭(柔性連接)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排水用單立管排水系統的大弧度異徑彎頭,如圖1、圖2所示,包括立管接口1、橫管接口4和彎頭主體2,立管接口1連接立管,橫管接口4連接橫管,立管接口1與橫管接口4由彎頭主體2相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管接口4的內徑Φ1大于立管接口1的孔徑Φ2,所述彎頭主體2的中心曲率半徑R為150~500毫米。本方案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1、其橫管接口4的內徑Φ1大于立管接口1的孔徑Φ2,從而在彎頭主體2內形成足夠的空間3,既可對立管下落水流起減速作用,又可將污水中所攜帶的空氣集聚、釋放,可減小管中正壓強度,消除水躍形成,降低水流噪音;2、其彎頭主體2的中心曲率半徑R為150~500毫米,由于曲率半徑大,對立管內的水流垂直下落進入橫管時具有很大的緩沖消能作用,進一步減少水躍形成。其彎頭主體2的外壁上制有垂直定位支架5,便于快速準確安裝,并提高牢固性和穩定性。在實際制造過程中,垂直定位支架5可采用特殊工藝一次注塑成型,一次成型加工容易、生產成本較低。其所述的橫管接口4的內徑Φ1為160~200毫米,立管接口2的孔徑Φ2為110~160毫米。立管接口1與立管的連接,以及橫管接口4與橫管的連接可分別采用柔性裝置6、7連接(如圖2所示),也可采用粘接口8、9連接(如圖1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德明,未經鄭德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881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然循環調溫蒸壓硫化罐
- 下一篇:一種熱量傳遞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