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次性腹腔鏡手術抓鉗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87530.4 | 申請日: | 2008-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1123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3-25 |
| 發明(設計)人: | 徐天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天松 |
| 主分類號: | A61B18/04 | 分類號: | A61B18/04;A61B1/313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陳 紅 |
| 地址: | 311501浙江省桐廬縣國家級***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次性 腹腔鏡 手術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特別是一種一次性腹腔鏡手術抓鉗,它主要適用于人體腹腔鏡手術中。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一次性腹腔鏡手術抓鉗包括前手柄、后手柄、電極插頭、轉輪、絕緣管、推動桿和上、下鉗頭;其中上、下鉗頭后部的直徑與絕緣管的外徑相等,為5毫米;絕緣管的前端位于鉗頭后部之后。這在實際使用中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用金屬作成的鉗頭后部暴露在外,手術時增加了人體燙傷的可能,使用的安全性較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時能減少人體燙傷的一次性腹腔鏡手術抓鉗。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一次性腹腔鏡手術分離鉗包括前手柄、后手柄、電極插頭、轉輪、絕緣管、推動桿和上、下鉗頭,其特征是所述絕緣管的前端與上、下鉗頭的后表面接觸,鉗頭后部位于所述的絕緣管內,所述的上、下鉗頭上分別設置有弧線型的鋸齒刃。由此減少了人體燙傷的可能,使用的安全性較好。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鉗頭后部外徑為4.5毫米。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效果: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時減少了人體燙傷的可能,安全性較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鉗頭處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2,本實用新型主要由前手柄1、后手柄2、電極插頭3、轉輪4、絕緣管5、推動桿6和上鉗頭7、下鉗頭8組成。其中:前手柄1、后手柄2通過銷軸連接,電極插頭3與前手柄1連成一體,轉輪4固定在前手柄1上;絕緣管5的一端與后手柄2連接,另一端與鉗頭連接;上鉗頭7、下鉗頭8之間為銷接,這些結構均與現有技術相同。
本實用新型所述絕緣管5的前端與上、下鉗頭7、8的后表面9接觸,鉗頭后部10位于所述的絕緣管5內,在上、下鉗頭7、8上分別設置有弧線型的鋸齒刃71和81。鉗頭后部10的外徑Φ為4.5毫米。
本實用新型的前手柄1、后手柄2、轉輪4和絕緣管5均用塑料作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天松,未經徐天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8753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