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帶有減震裝置的回繞式起動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85903.4 | 申請日: | 2008-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84263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21 |
| 發明(設計)人: | 徐春初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春初 |
| 主分類號: | F02N3/02 | 分類號: | F02N3/02 |
| 代理公司: | 臺州藍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劉穎 |
| 地址: | 317600浙江省臺***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帶有 減震 裝置 回繞 起動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起動器,特別是一種與發動機相連接的帶有減震裝置的回繞式起動器。
背景技術
在一些汽油機、沙灘車、園林機械等有發動機的機械一般都要用到回繞式起動器,現有技術中的回繞式起動器都是通過拉動盤繞在繩索卷筒上的回繞繩而旋轉,繩索卷筒的轉動通過一個諸如離心棘輪裝置的單向離合器裝置傳遞給一個連接到發動機曲軸上的諸如飛輪磁體或主動滑輪的轉動部件,以使該轉動部件旋轉,由此轉動曲軸以及起動發動機,一個凸輪可旋轉地放置于盤繞有回繞繩的繩索卷筒和連接于曲軸的轉動部件之間,其單向離合器裝置成形在凸輪與轉動輪部件之間,在電動機的起動過程中由于載荷變化而產生的震動非常大,如果沒有一個減震裝置的話,在拉動回繞繩時就感覺到很重的力,而且對起動器本身有很大破壞影響,縮短了起動器的使用壽命。現有技術中的回繞式起動器均沒有安裝這種減震裝置,因此給使用者帶來非常的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回繞式起動器存在的不具有減震裝置的缺陷和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帶有減震裝置的回繞式起動器。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有減震裝置的回繞式起動器,包括一帶有定位軸的起動器殼體、一套在殼體定位軸上并由回繞繩纏繞的繩索卷筒以及一設置在繩索卷筒下端面與起動器殼體底部形成的空腔內的復位彈簧,由定位軸在徑向上定位的繩索卷筒在回繞繩的拉力與復位彈簧的復位彈力作用下以定位軸為轉軸進行往復旋轉,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繩索卷筒與發動機的凸輪之間設置一減震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有減震裝置的回繞式起動器還包括和具有下列特征:
所述減震裝置包括一減震彈簧和一連接機構;
所述繩索卷筒上端具有一與減震彈簧相配合的環形槽以及一用于減震彈簧定位的定位卡槽;
所述連接機構為一整體連接殼體,在連接殼體的下端具有一與繩索卷筒上端面相配合的法蘭盤,法蘭盤的上端為一與發動機凸輪相配合的凸輪爪,在連接殼體的中心部位為一套入減震彈簧內的輪轂,輪轂的直徑與減震彈簧的內徑相同,在輪轂與凸輪爪之間設置一用于套取減震彈簧的配合槽,在凸輪爪的一側具有一個用于與減震彈簧連接端相配合的通孔;
所述減震彈簧的下端套在繩索卷筒的環形槽內,減震彈簧下端的連接端卡在繩索卷筒的定位卡槽內,減震彈簧的上端套在連接殼體的配合槽內,減震彈簧上端的連接端套進連接殼體的通孔內,這樣形成一個對減震彈簧的定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有減震裝置的回繞式起動器,在繩索卷筒與發動機的凸輪之間設置一減震裝置,減震裝置主要由減震彈簧和連接殼體組成,在起動發動機時,發動機起動過程中由于載荷變化而產生的震動由凸輪傳到減震裝置,從而被減震裝置所吸收,這樣在起動過程中手拉回繞繩時就感覺不到震動所帶來的力,帶給使用者一個平穩的感覺,提高了起動器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有減震裝置的回繞式起動器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有減震裝置的回繞式起動器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有減震裝置的回繞式起動器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有減震裝置的回繞式起動器,包括一起動器殼體1、一由回繞繩纏繞的繩索卷筒2、一設置在繩索卷筒2下端面與起動器殼體1底部形成的空腔內的復位彈簧3以及一減震裝置4。減震裝置4包括一減震彈簧5和一連接機構6,連接機構6為一整體連接殼體7。拉動回繞繩時,旋轉的繩索卷筒2對復位彈簧3有一個壓力促使復位彈簧3縮小,當放手時,復位彈簧3在彈力作用下復位,回繞繩與繩索卷筒2的工作原理均為現有技術,已經大量運用于生產當中,這里不再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和圖2所示,繩索卷筒2具有一上邊板和一下邊板,回繞繩纏繞在上邊板和下邊板之間形成的槽內,在繩索卷筒2的中間上端具有一與減震彈簧5相配合的環形槽8以及一用于減震彈簧5定位的定位卡槽9,繩索卷筒2的中心為一輪轂10,環形槽8和定位卡槽9均分布在輪轂10的外圍,輪轂10的中心孔與起動器殼體1的定位軸11相配合,定位軸11套入輪轂10的中心孔對繩索卷筒2進行徑向上的定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春初,未經徐春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8590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