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無源的可發聲玩具青蛙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85896.8 | 申請日: | 2008-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43381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05 |
| 發明(設計)人: | 楊木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木超 |
| 主分類號: | A63H3/28 | 分類號: | A63H3/28;A63H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偉敏 |
| 地址: | 322000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源 發聲 玩具 青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玩具,尤其是涉及一種無需電源供電的可發聲玩具青蛙。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青蛙外形的玩具有很多,但是基本上都是不可發聲的,因而在玩耍的時候欠缺趣味性。也有少數是可以發聲的,如在中國專利網上公開的一種名為“動物玩具”的專利(專利申請號:91210482.1),其主要技術特征是在現有電動動物玩具的殼體內設置一個由感應觸發電路、聲源電路、功放電路、聲光電路和聲控電路組成的控制電機工作和發出逼真動物叫聲的電子控制器。當人體接近或發出聲音該動物玩具便可行走,并隨動物嘴的張合發出逼真的動物叫聲。該設計雖然能發出聲音,解決了不可發聲玩具的缺乏趣味性的缺點,但是要利用到電子技術,需要使用電源供電才能發出聲音,耗費較多能源,同時各個電子線路板的設置則使得產品的生產成本較高,不利于市場推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需要使用電源供電才能發出聲音,耗費較多能源等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利用振動片在殼體空腔內振動發出蛙叫聲音的無需電源供電的可發聲玩具青蛙。
本實用新型同時還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生產成本較高等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生產成本較低的無源的可發聲玩具青蛙。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無源的可發聲玩具青蛙,包括蛙形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空腔內設有振動片,殼體上設有進線孔和出聲孔,進線孔中穿設有細繩,所述細繩位于殼體空腔內的一端與振動片相固定,細繩位于殼體空腔外的一端設有繩套,繩套內套有細棒。細繩穿過殼體的進線孔與殼體空腔內的振動片相固定,細繩的外端設有繩套,繩套內套有細棒,使用時,握住細棒令細繩和殼體繞細棒旋轉,旋轉時由于繩套和細棒之間會產生摩擦,使得細繩產生振動,繼而傳遞到振動片,振動片與殼體的空腔內震動產生聲音,整個過程不需要電源,僅靠人的手動完成,操作簡單,較為節能環保,同時,本使用新型的結構較為簡單,因而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作為優選,所述的細棒上設有環形凹口,所述的繩套套設于環形凹口內。繩套套設于環形凹口內,繩套繞在環形凹口內旋轉,不易掉離細棒。
作為優選,所述的細棒頂部套設有罩體,罩體上開設有小孔,所述的繩套穿設于小孔內。繩套從罩體的小孔內穿過,然后套設于環形凹口內,有利于繩套與細棒的相互配合。
作為優選,所述環形凹口的縱向截面為弧形。環形凹口的縱向截面為弧形,使得繩套繞在環形凹口內旋轉時,可以增大繩套與細棒之間的摩擦力,從而使得本實用新型能發出較響亮的聲音。
作為優選,所述的進線孔設于殼體的頭部,所述的出聲孔設于殼體的腹部和尾部。殼體的腹部和尾部設置出聲孔,使得振動片產生的聲音完整地傳遞出來。
作為優選,所述的殼體由硬質塑料所制成,振動片為塑料薄片。殼體由硬質塑料所制成,振動片為塑料薄片,因而振動片產生的聲音與青蛙的叫聲較為接近。
作為優選,所述的振動片為圓形,細繩固接于振動片的圓心處。細繩固接于振動片的圓心處,有利將細繩上的能量更多地傳遞到振動片上,發出的聲音較為響亮且不會刺耳。
作為優選,所述的進線孔設于振動片的軸心線上。進線孔設于振動片的軸心線上有利于利振動片的振動,發出的聲音較為響亮。
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特點:1.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生產成本較低;2.利用振動片在殼體空腔內振動產生聲音,整個過程不需要電源,較為節能環保;3.殼體由硬質塑料所制成,振動片為塑料薄片,振動片振動產生的聲音與青蛙的叫聲較為接近,趣味性較好。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局部剖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木超,未經楊木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8589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