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全自動灌湯機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20085183.1 | 申請日: | 2008-04-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83748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2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顧大強;吳文杰;陳贛;吳新然;付華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7C3/02 | 分類號: | B67C3/02;B67C3/2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懷禹 |
| 地址: | 310027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全自動 灌湯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灌注液體的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全自動灌湯機。
背景技術
隨著生產(chǎn)的發(fā)展,自動灌裝技術發(fā)展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成熟。現(xiàn)有的灌裝技術廣泛的應用于各種飲料,酒類和藥品等的生產(chǎn)。現(xiàn)有的罐狀機器按照容器輸送形式可分為:遁旋式和直線式。回旋式灌裝機是在注頭旋轉過程中進行灌裝,因此效率比較高,但此機器當前應用于細口的容器灌裝其最大的優(yōu)點也成為它最大的缺點。這是因在旋轉過程中進行加液,無法有效地解決機器漏液的問題。直線式灌裝機灌裝時液體一般從儲罐直至灌裝口(灌嘴)均采用硬式聯(lián)接,能有效地解決聯(lián)接滴漏的問題。如果對灌裝頭(嘴)的防滴處理得好,那么完全可以做到無滴漏灌裝。但其缺點是進行硬式連接、容器供送時注頭必須停下來才能灌注,因此效率比較低。此外,現(xiàn)有的一些灌裝機器也應用了自動分瓶和落瓶技術,但是其對象只限于杯子,瓶子一類外觀比較規(guī)則而且輕巧的物體。對容器分離后是正放還是翻放缺乏有效的檢測手段和倒翻容器的簡易自動剔除措施。與此同時,目前將灌裝技術直接應用到廚衛(wèi),飲食領域還很少。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全自動灌湯機,它能夠實現(xiàn)堆碗的逐個分離并自動進行灌裝輸出。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包括單堆碗的自動分離裝置、單個碗的自動分離裝置、翻碗的自動檢測剔除裝置和湯水的自動灌注裝置,其中:
1)單堆碗的自動分離裝置:在第一傳送帶表面設有等分分布的、能疊放一堆碗的圓弧凹槽,圓弧凹槽與第一傳送帶相垂直,第一傳送帶安裝在第一對滾筒上由步進電機驅動轉動;
2)單個碗的自動分離裝置:在第二傳送帶表面設有一條圓弧凹槽,圓弧凹槽與第二傳送帶平行,且圓弧凹槽表面設有等距離的一系列弧形凸條,第二傳送帶安裝在第二對滾筒上,由第一電動機驅動轉動,第二傳送帶垂直安裝在第一傳送帶的出口處,在第二傳送帶的出口處安裝另一個滾筒,滾筒表面均布一系列弧形凸條,凸條的間距與第二傳送帶上的凸條間距相同;
3)翻碗的自動檢測剔除裝置:在整個剔除裝置兩側分別裝有擋板,前面一塊擋板與第二傳送帶的出口處的另一個滾筒間留有缺口,后面一塊擋板與缺口相對應處安裝嚙合板,其寬度為第三傳送帶寬度的一半,一對光電探測頭分別安裝在缺口處,由第二電動機驅動轉動的可轉撥板位于缺口中間,兩擋板間的第三傳送帶安裝在第三對滾筒上,由第三電動機驅動轉動;
4)湯水的自動灌注裝置:將水箱布置在第三傳送帶的正上方,灌注頭裝在水箱下,灌注頭靠近第三傳送帶的出口一端,灌注頭端部裝有傳感器。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結構簡單,成本低。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裝置大部分由標準件,定型產(chǎn)品組成,所運用的檢測與控制技術比較成熟。
2.自動化程度高。整個分離過程與檢測過程完全實現(xiàn)自動化。
3.本實用新型將現(xiàn)在比較成熟的灌裝技術經(jīng)改進創(chuàng)新之后首次應用于食堂。它能夠實現(xiàn)碗的逐個自動分離并自動進行湯水的灌裝和輸出,大大的提高了效率,節(jié)約成本,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也更加安全衛(wèi)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原理圖。
圖2是第一傳送帶的軸測圖。
圖3是第二傳送帶和另一滾筒的軸測圖。
圖4是可轉撥板、嚙合板和第三傳送帶的左視圖。
圖中:1.第一傳送帶,2.第一擋板,3.第二擋板,4.導板,5.第二傳送帶,6.滾筒,7.可轉撥板,8.嚙合板,9.光電探測頭,10.水箱,11.水流開關,12.灌注頭,13.第三傳送帶,14.第三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所示,全自動灌湯機包括單堆碗的自動分離裝置、單個碗的自動分離裝置、翻碗的自動檢測剔除裝置和湯水的自動灌注裝置,其中:
1)單堆碗的自動分離裝置:在第一傳送帶表面設有等分分布的、能疊放一堆碗的圓弧凹槽,圓弧凹槽與第一傳送帶相垂直,第一傳送帶安裝在第一對滾筒上由步進電機(圖中未畫出)驅動轉動;
2)單個碗的自動分離裝置:在第二傳送帶表面設有一條圓弧凹槽,圓弧凹槽與第二傳送帶平行,且圓弧凹槽表面設有等距離的一系列弧形凸條,第二傳送帶安裝在第二對滾筒上,由第一電動機(圖中未畫出)驅動轉動,第二傳送帶垂直安裝在第一傳送帶的出口處,和第一傳送帶處于同一平面內(nèi)。在第二傳送帶的出口處安裝另一個滾筒,二者之間的距離剛好能使一個碗順利通過,另一個滾筒表面均布一系列弧形凸條,凸條的間距與第二傳送帶上的凸條間距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jīng)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8518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槽控機提升電機缺相檢測保護裝置
- 下一篇:手動打釘槍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