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美體健身訓練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82674.0 | 申請日: | 2008-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95026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2-18 |
| 發明(設計)人: | 袁開靖 | 申請(專利權)人: | 袁開靖 |
| 主分類號: | A63B23/035 | 分類號: | A63B23/035;A63B23/02;A63B22/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吳秉中 |
| 地址: | 321300浙江省永***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健身 訓練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運動健身器材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美體健身訓練機。
背景技術
普通的室內健身器材大多以單一的訓練方式為主,有的是以訓練腿部為主,有的是以訓練腰部為主,還有的則是以訓練手臂為主,這些單一的訓練方式和訓練器材遠遠滿足不了人們在狹窄訓練場所進行多部位高效訓練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設計提供一種可同時對人體的上肢、下肢、腹部以及腰部等多個部位進行訓練的美體健身訓練機的技術方案。
所述的一種美體健身訓練機,由底座及連接在底座上的立柱構成機架,其特征在于左手桿、右腿桿由內芯套連接成一體,右手桿、左腿桿由外芯套連接成一體,左手桿、右腿桿和右手桿、左腿桿通過內芯套、外芯套連接構成剪刀叉結構,立柱上連接設置芯軸,內芯套、外芯套套接設置在芯軸上,左腿桿、右腿桿下端分別連接設置左踏板、右踏板。
所述的一種美體健身訓練機,其特征在于芯軸下方的立柱上通過上固定板、下固定板連接設置滑桿,滑桿上設置滑套,滑套兩側和左腿桿、右腿桿內側設置固定耳,左連桿、右連桿分別與同側固定耳活動連接。
所述的一種美體健身訓練機,其特征在于左手桿、右腿桿通過芯套耳連接在內芯套的直徑線上,右手桿、左腿桿通過芯套耳連接在外芯套的直徑線上。
所述的一種美體健身訓練機,其特征在于芯軸外側配合設置墊片、螺帽。
所述的一種美體健身訓練機,其特征在于內芯套、外芯套通過中心孔內分別安裝軸承套接設置在芯軸上。
所述的一種美體健身訓練機,其特征在于立柱頂部配合設置顯示裝置。
上述一種美體健身訓練機,通過聯動裝置的設置,保證左右手臂和左右腿同向、同步、同距離繞芯軸內外移動,從而達到對人體的上肢、下肢、腹部以及腰部等多個部位進行機械高效強化訓練的目的,其結構合理,占用空間小,使用方便,顯著提高了健身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芯軸部位爆炸視圖;
圖中:1-左踏板、1a-右踏板、2-底座、3-左腿桿、3a-右腿桿、4-滑套、5-左連桿、5a-右連桿、6-芯套耳、7-內芯套、8-外芯套、9-立柱、10-左手桿、10a-右手桿、11-顯示裝置、12-軸承、13-墊片、14-芯軸、15-螺帽、16-上固定板、16a-下固定板、17-滑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所示,底座2及連接在底座2上的立柱9構成機架,立柱9頂部配合設置拉力或計數等相關參數的顯示裝置11。左手桿10、右腿桿3a由內芯套7連接成一體,右手桿10a、左腿桿3由外芯套8連接成一體,左手桿10、右腿桿3a和右手桿10a、左腿桿3通過內芯套7、外芯套8連接構成剪刀叉結構,左腿桿3、右腿桿3a下端分別連接設置左踏板1、右踏板1a。左手桿10、右腿桿3a通過芯套耳6連接在內芯套7的直徑線上,右手桿10a、左腿桿3通過芯套耳6連接在外芯套8的直徑線上。芯套耳6長出內芯套7和外芯套8,在左手桿10、右手桿10a動作時起轉動及限位作用。立柱9上連接設置芯軸14,內芯套7、外芯套8通過中心孔內分別安裝軸承12套接設置在芯軸14上,芯軸14外側配合設置墊片13、螺帽15。芯軸14下方的立柱9上通過上固定板16、下固定板16a連接設置滑桿17,滑桿17上設置滑套4,滑套4兩側和左腿桿3、右腿桿3a內側設置固定耳,左連桿5、右連桿5a分別與同側固定耳活動連接。
健身訓練時,左手桿10、右腿桿3a和右手桿10a、左腿桿3構成剪刀叉結構,其運動方向相反,從而保證左右手臂和左右腿同向、同步、同距離繞芯軸14內外移動;左腿桿3、右腿桿3a還通過滑套4順滑桿17上下移動,防止移位。上述美體健身訓練機,可使訓練者的全身各部分關節和肌肉機械強制式聯動起來,節時高效,還可附加配置扭腰盤、啞鈴或下按式手把等結構,從而實現一機多用,其綜合成本低,調整、操作方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袁開靖,未經袁開靖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826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灰笤帚
- 下一篇:無線通信裝置和無線通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