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四段組合式生物除臭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80269.5 | 申請日: | 2008-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63971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濤;田德龍;趙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機科發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85 | 分類號: | B01D53/8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4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組合式 生物 除臭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或污泥/垃圾處置專用除臭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將兩級洗滌和兩段吸附集于一體,去除污水處理或污泥/垃圾處置過程中有害氣體以防止二次污染的專用設備。
背景技術
污水處理或污泥/垃圾處置過程中,產生大量有害氣體(NH3、H2S、VOC等),需要專用設備將其有效去除,確保排放出的氣體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現有工業化除臭技術主要分為生物技術和化學技術:化學技術主要是利用洗滌液與臭氣主要成分之間的化學作用來完成除臭過程;生物技術分為生物濾池技術和生物滴濾池,生物濾池是生物填料上所掛生物膜利用填料自身提供養分進行新陳代謝的除臭過程,生物滴濾池是填料上所掛生物膜利用外加營養物質提供養分進行新陳代謝的除臭過程。以上幾種技術各自具有特點,相互之間有具有排斥性,因此在實際應用中無法發揮組合效應。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污水處理或污泥/垃圾處置過程中,利用多重生物吸附和化學洗滌作用完成除臭目的的裝置,減少對環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本實用新型除臭裝置的結構分為殼體、噴淋泵、布氣器、惰性填料層、活性填料層、噴淋噴頭、排放口、溢流管、放空管等部分。殼體底部設置與進氣管連接的布氣器,布氣器采用氣體切割沿設計,布氣器材質采用碳鋼防腐或者不銹鋼。布氣器上方依次設置惰性填料層和活性填料層,惰性填料層采用2種以上規格的球形惰性填料,不同規格填料直徑滿足空間幾何匹配關系。活性填料層左上方設置噴淋噴頭,噴淋噴頭形勢采用上噴式。噴淋噴頭與殼體外部的噴淋泵相連,多余的噴淋液由殼體底部的溢流管排出,噴淋噴頭上部設置將氣體排入大氣的排氣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按照以下方式實現的,引風機將收集來的臭氣送入本設備中,先經過沒入水中的布氣器將激流切割為較小氣泡,氣體經過第一級水洗后,部分NH3、H2S被水溶解,之后氣體上升進入惰性填料層與填料表面生物膜充分接觸反應,惰性填料層生物膜代謝營養來源于氣體和活性填料層淋溶液;之后氣體進入活性填料層與填料中生物反應有害物質大部分被去除;之后氣體上升至噴淋洗滌層,對殘余有害氣體進行最后的吸附,噴淋水經過活性填料層溶解部分營養物質為惰性填料輸送了養分,多余的溶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殼體底部,作為第一級洗滌水源;由于溢流管的作用確保了第一級洗滌水位不會增加系統設計阻力損失。
四段組合式生物除臭設備與現有技術相比,最大特點是將兩級洗滌和兩段吸附集中在同一設備內,性能互補同時避免相互影響,針對污水處理或污泥/垃圾處置臭氣特點,高效、穩定、延長使用壽命,避免填料由于酸堿化而失效。
四段組合式生物除臭設備可用于污水處理廠、污泥、垃圾及畜禽糞便處置工程的各個階段,替代現有生物濾池、生物滴濾池。
附圖說明
參照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以下詳細說明。
圖1是四段組合式生物除臭設備剖面圖。
圖2是布氣器俯視示意圖。
如圖1所示,其主要結構分為殼體1、噴淋泵2、布氣器3、惰性填料層4、活性填料層5、噴淋噴頭6、排放口7、溢流管8、放空管9等部分。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四段組合式生物除臭設備加工制作簡單方便,按照說明書附圖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殼體1采用碳鋼內襯玻璃鋼材料;
噴淋泵2采用通用離心泵;
布氣器3采用碳鋼防腐或者不銹鋼材質;
惰性填料層4采用多面空心球填料;
活性填料層5采用堆肥或干化后的污泥與泥炭、陶粒、木屑、樹皮等有機物質混合;
噴淋噴頭6采用草坪灌溉用噴嘴;
排放口7采用與布氣器相同材質;
溢流管8采用與布氣器相同材質;
放空管9采用與布氣器相同材質。
四段組合式生物除臭設備與現有技術相比在基本不改變經濟成本的前提下,減少占地面積和運行穩定性,安裝調試方便,使用壽命長,因此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除說明書所述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人員的已知技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機科發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機科發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8026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