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多光譜靶板及旋轉反射鏡的多光軸一致性測試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79132.8 | 申請日: | 2008-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7750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07 |
| 發明(設計)人: | 林家明;沙定國;何川;孫若端;張倩;王彥欽;周桃庚;張旭升;陳凌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B11/26 | 分類號: | G01B11/26;G01M11/00;G01M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 代理人: | 張利萍 |
| 地址: | 100081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光譜 旋轉 反射 光軸 一致性 測試 裝置 | ||
1.一種基于多光譜靶板及旋轉反射鏡的多光軸一致性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口徑離軸雙反準直鏡主鏡(4)、準直鏡次鏡(11)、兩軸旋轉機構(2)、平面反射鏡(3)、衰減器(1)、分光鏡A(8)、多光譜目標靶板(5)、分光鏡B(7)、近紅外CCD(6)、光纖耦合器(19)、光纖(10)、光纖夾持器(9)、多路視頻采集裝置(12)、主控計算機(13);所述平面反射鏡(3)經兩軸旋轉機構(2)帶動進行二維旋轉;所述衰減器(1)置于平面反射鏡(3)與分光鏡A(8)之間;所述分光鏡A(8)的反射光路上放置多光譜目標靶板(5),分光鏡A(8)的透射光路由分光鏡B(7)分為兩條光路;分光鏡B(7)的透射光路上放置近紅外CCD(6),分光鏡B(7)的反射光路上放置光纖(10)的一端;光纖(10)另一端通過光纖耦合器(19)與激光測距機(20)的發射端相連,激光脈沖耦合進入光纖(10)。
2.根據權利1所述的基于多光譜靶板及旋轉反射鏡的多光軸一致性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光譜目標靶板(5)包括鍍鉻層(25)、玻璃(26)、導熱層(31)和半導體制冷片(30),以及溫度傳感器(27)和溫控電路(29);鍍鉻層(25)上光刻目標圖形;背面用半導體制冷片(30)進行加熱或制冷,產生紅外熱像儀(17)對準用的紅外目標圖形;玻璃(26)邊緣用可見光源(28)(32)照明,產生電視攝像機(18)對準用的可見目標圖形,被測系統(14)同時采集紅外和可見對準目標可實現紅外、可見光軸的靜態誤差測試。
3.根據權利1所述的基于多光譜靶板及旋轉反射鏡的多光軸一致性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采用多光譜目標靶板(5)、分光鏡、近紅外CCD(6)構成的裝置,多光譜目標靶板(5)產生紅外熱像儀(17)、電視攝像機(18)的對準目標圖像,近紅外CCD(6)采集激光光斑并計算出光斑中心的位置,實現紅外光軸(15)與激光發射軸(21)、可見光軸與激光發射軸(21)之間的靜態誤差測試。
4.根據權利1所述的基于多光譜靶板及旋轉反射鏡的多光軸一致性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平面反射鏡(3)的旋轉是由兩軸旋轉機構(2)帶動平面反射鏡(3)實現,用于改變光纖出射激光的主光線方向,實現激光發射軸(21)與激光接收軸(22)的光軸誤差測試。
5.根據權利1所述的基于多光譜靶板及旋轉反射鏡的多光軸一致性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旋轉平面反射鏡(3),用紅外熱像儀(17)或電視攝像機(18)跟蹤多光譜目標靶板(5)上的目標,并用激光指示器發射激光,通過CCD動態連續采集激光光斑位置,實現紅外和可見跟蹤系統動態跟蹤性能和指示誤差的測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理工大學,未經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7913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