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捕車器具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78400.4 | 申請日: | 2008-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57973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17 |
| 發明(設計)人: | 何小群;王滿福;韓建國;張曉明;張曉旺 | 申請(專利權)人: | 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信息與控制中心 |
| 主分類號: | B61K7/16 | 分類號: | B61K7/16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冀科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桂芳;劉 偉 |
| 地址: | 063018河北省唐山***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器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礦井中絞車等跑車時的捕抓器具,屬絞車安全保護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煤礦斜井運輸巷道多屬人員行走和絞車運輸混合使用的巷道,絞車運輸系統中的安全保護缺少人機閉鎖和有效抓捕跑車的裝置,絞車運輸中出現斷繩跑車事故時會造成人員傷亡,這種現象時有發生,研制絞車跑車時的捕抓器具,防范跑車時導致的人員傷害,已成煤礦斜井運輸巷道安全系統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捕車器具,該器具在絞車斷繩跑車時應能抓捕住礦車,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一種捕車器具,構成中有底板,底板上稱分布斜齒柱,底板底部兩端有鏈索孔、頂部有鋼索孔。
上述捕車器具,所述斜齒柱相對底板板面的的傾斜角度為30°~45°,兩斜齒柱之間的間距為130~180mm。
本實用新型通過鋼索孔掛接在絞車上,在絞車出現斷繩跑車事故時可通過斜齒柱插入巷道中枕木的方式阻止絞車跑車,從而實現對絞車的抓捕功能;本實用新型以極其簡便的器具提供了一種方便有效的捕車方式,適宜作為煤礦巷道中絞車跑車時的捕抓器具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右視圖。
附圖中零部件標號分別為:1—底板、2—斜齒柱、3—鏈索孔、4—鋼索孔。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附圖。本實用新型構成中有底板1,底板1上左右對稱間隔分布斜齒柱2,兩斜齒柱2好似牛頭上的犄角,可俗稱為牛頭式捕車器。底板1的頂部有鋼索孔4、底部兩端有鏈索孔3。兩斜齒柱2插裝在底板1上匹配設置的斜孔中,然后通過焊接將斜齒柱牢固的固定在底板上。
仍參閱附圖。斜齒柱2相對底板1板面的傾斜角度宜為30°,兩斜齒柱2之間的間距宜為150mm。
仍參閱附圖。本實用新型使用時,使底板1頂部的鋼索孔4通過卡纜與絞車鋼絲繩連接,使底板1底部兩端的鏈索孔3通過卡纜和大鏈條與礦車掛鉤連接,當絞車運輸中出現斷繩跑車事故時,牛頭式捕車器隨之下落,兩只斜齒柱2與巷道中的特制枕木接觸、并隨絞車的繼續下行插入到枕木之中,實現阻止絞車下落的捕車功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信息與控制中心,未經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信息與控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7840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逃生通道
- 下一篇:繃縫縫紉機修布刀組的上切刀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