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人力撬盤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77600.8 | 申請日: | 2008-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0952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3-18 |
| 發明(設計)人: | 呂建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呂建鋒 |
| 主分類號: | F03G5/00 | 分類號: | F03G5/00 |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衛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朱 源 |
| 地址: | 030024山西省***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力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人力工具,具體為一種人力撬盤。
背景技術
大量的事實可以證明,人所做的有用功的大小與人使用的工具有非常大的關系。比如碎石塊,如果用木棒,基本上很難將石塊擊碎,如果使用鐵錘等工具則可以很輕易地將石塊擊碎。所以說工具非常重要,但是工具本身不會動,需要由人來操縱,所以人的使用是關鍵。我們都知道人所使用的工具的能量越大,使用成本越高,這種原理適用于任何機械工具。例如載重大卡車在公路上行使,公路是人為了機動車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而修造,沒有公路載重卡車就無法發揮作用,而且還有卡車功率越高,則科技含量越高,人為制造付出的腦力、物力及燃油等成本相對應增加。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若干人集合在一起則會產生巨大的能量。我國目前人口眾多,很多人沒有工作或者失業在家,這些人無所事事只能浪費社會資源,而且會閑中生事,引發社會治安問題。如何使一部分閑人能夠得到充分施展力量成為當前要解決的重要問題。當今社會能源問題是一個突出的問題,如果是不可再生能源,如煤、氣、油等越用越少;以電為代表的能源則是可以通過人為的途徑產生。產生電的條件比較簡單,只要有外部的能量即可。所以目前人類可以通過水力,火力發電。這種發電方式一般都需要有龐大的電廠和龐大的電機。也有小型的發電裝置,比如個人的腳蹬發電機,但是由于個人力量有限,所以這種發電效果很差。沒有太大的推廣應用價值。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人類的體力不能充分發揮效能的問題而提供了一種人力撬盤。
本實用新型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人力撬盤,包括基座,基座上設有轉軸,轉軸上套有轉盤,轉盤的周圍設有若干撬桿孔,撬桿孔內插有撬桿,在基座和撬孔相對應的位置設有撬槽,在轉盤下設有若干轉輪,在基座和轉輪相對應的位置設有軌道,在轉盤的周側連接有傳動裝置。
本裝置的使用特點是選擇重量和面積都比較大的轉盤,多人站在轉盤上,然后撬動撬桿,撬桿的下端抵在撬槽內,這樣一來轉盤就在撬桿的作用下開始旋轉,轉盤轉動后能產生巨大的轉動能,這種轉動能通過傳動裝置就可以帶動其他裝置工作,特別是帶動發電機發電。這是一種簡單而意義重大的工具,也是一種由人使用杠桿原理來撬動轉盤產生機械能最后轉化為電能的簡單工具。其工作原理非常簡單,利用簡單的機械裝置使人的力量得到轉化和擴大,特別是能夠綜合多人的力量作用于一個轉盤之上,讓人力和撬桿及轉盤幾種要素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產生巨大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用杠桿撬動轉盤用的是開始撬動時的一個瞬間發力,轉盤轉動后又立即把撬桿扶正為下一次撬做準備。在這個過程中人在緊張用力后有個放松再來一次的過程,這就形成了人在運動中的一個良性循環,比較能夠耐久。而且站著撬,身體如同搖船運動,用的是全身的力量。所以這種工作方式還是一種很好的鍛煉身體的方法。可以把人編成組,眾人團結力量大,若干組輪流上去撬動轉盤,直到產生的機械能被轉化為巨大的電能為人類所利用。
大量的制造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裝置,使社會上一些閑置的人力得到充分利用,給失業在家的人找到一條為社會做貢獻的道路。從而使一些不正的行業或危害社會的行業得到抑制,而且環保,真正是為國家為人民謀福利。給予參于其中的工作人員以合理的經濟回報來提高他們的參于熱情與積極性。讓他們體會工作的喜悅。結構簡單,建造便利,使用安全,環保生產清潔。而且可以在轉盤上建造一些遮擋風雨陽光的設施使人員工作起來更舒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人力撬盤,包括基座1,基座1上設有轉軸2,轉軸2上套有轉盤3,轉盤3的周圍設有若干撬桿孔4,撬桿孔4內插有撬桿5,在基座1和撬孔4相對應的位置設有撬槽6,在轉盤2下設有若干轉輪7,在基座1和轉輪7相對應的位置設有軌道8,在轉盤2的周側連接有傳動裝置。傳動裝置是嚙合于轉盤邊緣的齒輪9,齒輪連接發電機10。在轉盤3側面還設有上轉盤的爬梯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呂建鋒,未經呂建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7760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涂層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太陽能集熱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