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肛腸治療用注射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77585.7 | 申請日: | 2008-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2363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4-22 |
| 發明(設計)人: | 劉才耀;劉萬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才耀 |
| 主分類號: | A61M31/00 | 分類號: | A61M31/00;A61M3/00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維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毅 |
| 地址: | 032200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肛腸 治療 注射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具,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肛腸疾病時用于注射藥物使用的輔助器具。
背景技術
痔瘡是人體肛管部位的一種疾病,發病率較高,雖然不會危及生命,但也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
目前關于痔瘡的確切發病機制仍未完全清楚。Thomson提出的肛墊滑動學說使人們對于痔瘡的病因、病機有了深入的認識,這一新理論受到肛腸病學專家的極大關注,也使痔瘡的治療觀念發生了變革。現在,人們已經逐步認識到痔瘡的治療應以非手術治療為主,治療的重點不是針對痔核本身,而是消除或緩解癥狀。
藥物注射療法是將藥物直接導入肛門中的病患部位以治療肛腸類疾病,該療法痛苦小,療效確切,易于發揮治療效果。但現有的注藥器使用不方便,藥物流體在人體腔室內會因擠壓而四散流淌,很難直接準確到達病患部位,特別是治療內痔時效果欠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肛腸治療用注射器,該注射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適合于肛腸類疾病治療使用,可以方便地將藥物注射到患處。
本實用新型的肛腸治療用注射器由針頭、針筒和針桿組成,不帶針尖的針頭與位于針筒前端的出藥口活動連接,針桿通過安裝在其端頭的密封塞緊密套裝在針筒內,可沿針筒前后移動,針筒的前端為圓錐體,針筒筒體與圓錐體的連接處兩側固定連接有兩個擴張片,針筒尾端的兩側設置有兩個執手,且擴張片與執手相互垂直設置,針桿的尾端設有用于張開擴張片的擋片。
其中,所述針筒的圓錐體部分僅在中部設有通孔,用于將針筒的空腔與出藥口連通。
擋片分別設置在針桿的兩側,可以根據需要,調整擋片的方位來張開或不張開擴張片。擋片的方位與執手平行,向前推動針桿時,擋片從兩個擴張片之間的間隙中穿過,擴張片不被張開;而當擋片的方位與執手相垂直時,向前推動針桿,擋片恰好將擴張片張開。
所述的針頭不帶有針尖,采用柔性塑料管制成,可以任意彎曲,以便于插入肛門深部注藥,用于治療直腸炎、結腸炎等疾病。
使用本實用新型的肛腸治療用注射器進行治療,可以解除肛周內外括約肌痙攣,降低肛管壓力,增強肛周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環,減輕肛周水腫疼痛,達到減輕癥狀或痊愈的目的。用于治療痔瘡療效顯著,安全方便,簡單易用,無損傷,無副作用,易于推廣。
使用時,先在肛緣注入少量藥物,局部潤滑后,再將注射器緩慢左右旋轉推進到一定程度,邊擴肛邊注藥,直至痔核回縮,疼痛基本消失。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肛腸治療用注射器擴張片6張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向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肛腸治療用注射器擴張片6不張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2的B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肛腸治療用注射器的結構如圖1、圖3所示,由針頭1、針筒5和針桿7組成。
針筒5的前端為圓錐體形,其內部設有用于將針筒5的空腔與位于圓錐體前段的出藥口2連通的通孔2。在針筒5筒體與圓錐體的連接處兩側對稱固定連接有兩個擴張片6,針筒5尾端的兩側設置有兩個執手8,且擴張片6與執手8間呈相互垂直的位置關系。
針頭1活動連接在針筒5前端的出藥口2上,采用柔性塑料管制成,可以任意彎曲,其前段不帶有針尖。
針桿7通過安裝在其端頭的密封塞4緊密套裝在針筒5內,可沿針筒前后移動,在針桿7的尾端設有擋片9,擋片9分別設置在針桿7的兩側,可以根據需要,調整擋片9的方位來張開或不張開擴張片6。如圖2所示,擋片9的方位與執手8相垂直,向前推動針桿時,擋片9恰好將擴張片6張開。如圖4,當擋片9的方向與執手8平行時,向前推動針桿,擋片9從兩個擴張片6之間的間隙中穿過,擴張片6不被張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才耀,未經劉才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7758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