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中頻淬火的帶導磁體的感應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76865.6 | 申請日: | 2008-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72669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31 |
| 發明(設計)人: | 牛茂功;劉先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煤礦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1/10 | 分類號: | C21D1/10;C21D9/32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淑蘭 |
| 地址: | 030031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中頻 淬火 磁體 感應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中頻淬火的帶導磁鐵的感應器,屬機械零件熱處理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現代化的大、中型煤礦中,煤的輸送大都是由刮板輸送機來完成的,刮板輸送機最重要的動力傳動部分是鏈輪機構。
鏈輪機構在使用過程中承受著較大的動載荷和沖擊負荷,近年來,由于礦用刮板輸送機功率的增大,傳動部分的鏈輪機構也隨之增大,給制造大規格的鏈輪造成很大困難,由于大規格鏈輪使用的是鉻鉬鋼,即42CrM0,淬火硬度達HRC50-55,硬化層深度必須≥10mm,這就給制造大鏈輪和熱處理淬火帶來了很大難度,用普通熱處理淬火方法是無法達到要求的,致使大型鏈輪一直依靠進口。
目前,大型鏈輪熱處理淬火是在中頻淬火機上進行的,采用普通的中頻單匝仿形感應圈,但處于鏈輪底部的鏈窩處就很難達到淬火硬度及淬硬層深度的要求,而鏈輪的鏈窩是最受力、最易損壞的部位,往往因為鏈窩的硬度低、強度低,而使整個大型鏈輪報廢,機件損失嚴重。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就是針對背景技術的不足,在中頻淬火機上,采用一種新的帶導磁體的感應器,在感應器對應的鏈輪鏈窩處各設置五個導磁塊,以大幅度提高大型鏈輪及鏈窩的淬火硬度、強度及硬化層深度。
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主要結構由:導磁體、感應導管、水冷通道、定位板、銅匯流排、定位螺栓、接線孔、磁塊、進水管、出水管組成;感應器1的左部中間位置為定位螺栓2,感應器1的兩側對稱設置感應導管5、6及其內的水冷通道7、8,在感應導管5、6的左頸部對稱設置導磁鐵3、4,在感應導管5、6的右部對稱設置銅匯流排13、14,在銅匯流排13上設置接線孔17、18、19、20,在銅匯流排14上設置接線孔21、22、23、24,在感應導管5、6的中部設有可移動的定位板9、10,并由螺栓15、16固定,在定位板9與銅匯流排13之間設有進水管11,在定位板10與銅匯流排14之間設有出水管12,感應導管5、6上的導磁體3、4與被淬火的鏈輪齒接觸,銅匯流排13、14通過導線、接線孔17、18、19、20、21、22、23、24與中頻淬火機的電控箱聯接,定位板15、16可在感應導管5、6上移動并與中頻淬火機定位固定,進水管11、出水管12與外接的水循環冷卻機構聯接。
所述的導磁體3、4為U形,由磁塊I、II、III、IV、V組合成一整體,磁塊I、II、III、IV、V上部中間為U形槽25、下部為弧面部26,中間由耐高溫粘合劑粘合聯接。
所述的導磁體3、4的磁塊I、II、III、IV、V為稀土材料鐵氧體,使用電壓為36V。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先進性,它是在中頻熱處理淬火機上采用帶導磁體的感應器,在淬火時,將感應器套在大型鏈輪的鏈齒上,感應器上的導磁體正好對準鏈輪齒左右底部的鏈窩處,導磁體由五個磁塊組合成電磁場,接通電源后利用交流電流的集膚效應和臨近效應,由于導磁體具有驅流作用,提高了鏈窩處的磁通量和加熱速度,淬火后大幅度提高了大型鏈輪齒的淬火硬度、強度及淬火層深度,硬度可達HRC50-55,硬化層深度可≥10mm,而且韌性好,強度高,耐磨耐撞擊,此感應器設計合理、結構緊湊、設置有水循環冷卻機構、安裝使用方便、安全穩定可靠,是十分理想的用于中頻淬火的帶導磁體的淬火感應器,此感應器也可用于其他大型齒類零件的中頻淬火。
附圖說明
圖1為整體結構主視圖
圖2為整體結構俯視圖
圖3為整體結構側視圖
圖4為導磁體主視圖
圖5為導磁體俯視圖
圖6為磁塊主視圖
圖7為磁塊俯視圖
圖中所示,附圖標記清單如下:
1、感應器,2、定位螺栓,3、導磁體,4、導磁體,5、感應導管,6、感應導管,7、水冷通道,8、水冷通道,9、定位板,10、定位板,11、進水管,12、出水管,13、銅匯流排,14、銅匯流排,15、螺栓,16、螺栓,17、接線孔,18、接線孔,19、接線孔,20、接線孔,21、接線孔,22、接線孔,23、接線孔,24、接線孔,25、U形槽,26、弧面部,27、底面部,I、磁塊,II、磁塊,III、磁塊,IV、磁塊,V、磁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煤礦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山西煤礦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7686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