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平板散熱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76781.2 | 申請日: | 2008-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0778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3-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志強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H01L23/427 |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孫廷玉 |
| 地址: | 053000河北省衡水市***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平板 散熱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封閉散熱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平板散熱器。
背景技術
隨著半導體LED技術的提高,大功率電子元器件的應用越來越廣,但是大功率電子元器件散熱問題始終困繞著技術的發展。目前對于大功率電子元器件散熱主要采取三種方式,其一,采用熱輻射式,即直接將散熱板與大功率電子元器件基板緊密接觸,大功率電子元器件產生的熱量經散熱板通過熱輻射方式散發;其二,采用熱回管方式,即通過管道將攜帶熱量的高溫氣體導出;其三,采用強制散熱方式,即采用風機將熱量吹走,使得表面溫度降低。但是,效果都不理想。
為了提高散熱效果,在散熱要求高的領域,出現了在密閉空腔內帶有散熱介質的圓柱狀熱管,大大提高了散熱效果,但是,圓柱狀熱管的散熱面積小,隨著散熱面積的增大,要求管壁強度加強,增加了熱管的重量,增大了生產熱管的原料成本。后來,人們采用平板式熱管,在兩個平板中間墊有帶有凹槽的襯芯,防止了將空腔抽成真空時,由于大氣壓的作用將平板壓扁。但是,該平板熱管在受熱過程中,由于熱介質氣化,體積膨脹,造成平板產生由內向外的壓力,不但會產生噪音,而且,會因為受力過大,造成平板外鼓,使得熱介質回流不暢,影響散熱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散熱面積大、散熱效果好、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的平板散熱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平板散熱器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包括圍成真空空腔的上平板和下平板,在空腔內設置有液體工質,在所述的空腔內相隔一定距離設置有若干與上平板和下平板固定連接的加強筋。
其附加技術特征為:
所述的加強筋為軸線與上平板和下平板平行的圓柱狀;
所述的加強筋為與上平板和下平板平行的條狀;
所述的相鄰加強筋之間形成分腔室,各個分腔室互相連通;
所述的加強筋為在空腔內設置的絲網,該絲網側面的突起分別與上平板和下平板固定連接;
在所述的空腔內設置有毛細芯;
所述的上平板和下平板邊緣相交處至少一邊為平面;
所述的上平板和下平板邊緣相交處至少一邊為外突的弧面;
所述的上平板和下平板邊緣相交處至少一邊為端部向中間傾斜的平面。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平板散熱器,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其一,由于包括圍成真空空腔的上平板和下平板,在空腔內設置有液體工質,在所述的空腔內相隔一定距離設置有若干與上平板和下平板固定連接的加強筋,使得散熱平板散熱面積大,并且加強筋與上平板和下平板固定連接,在空腔真空時,上平板和下平板中間設置的,不會因空腔內壓強低而造成上平板和下平板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變形;在上平板和下平板受熱時,空腔內的液體工質受熱氣化,空腔內壓強增大,加強筋對上平板和下平板起到連接作用,上平板和下平板不會因空腔內壓強過高而造成變形;其二,由于所述的加強筋為軸線與上平板和下平板平行的圓柱狀或條狀,焊接時,采用滾焊機連續滾焊,便于加工;其三,由于所述相鄰加強筋之間形成分腔室,各個分腔室互相連通,使得在散熱過程中,空腔內各個分腔室液體工質溫度基本相同;其四,由于所述的加強筋為在空腔內設置的絲網,該絲網側面的突起分別與上平板和下平板固定連接,金屬絲網不但起到加強筋的作用,還可以方便液化后液體工質迅速回流,增加了散熱效果;其五,所述的上平板和下平板邊緣相交處至少一邊為平面、外突的弧面或者為端部向中間傾斜的平面狀,,同時將熱源制成與其相匹配的形狀,方便與熱源的安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平板散熱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條狀加強筋的平板散熱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另一種平板散熱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分腔室互相連通的平板散熱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分腔室另一種連通方式的平板散熱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平板散熱器的具體結構和原理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平板散熱器包括上平板1和下平板2,上平板1和下平板2圍成真空的空腔3,在空腔3內設置有液體工質4,液體工質4根據需要占據部分空腔3的空間,液體工質4可以為去離子水、乙醇或丙酮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志強,未經張志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7678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