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有油氣吸附功能的電子燃油泵總成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076675.4 | 申請日: | 2008-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90609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2-04 |
| 發明(設計)人: | 鄭春紅;韓衛嘉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37/08 | 分類號: | F02M37/08;F02M37/14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冀科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羨民;高錫明 |
| 地址: | 071000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油氣 吸附 功能 電子 燃油 總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于汽車油箱內的電子燃油泵總成,屬發動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汽油是一種極易揮發的液體,在常溫下燃油箱內常充滿蒸氣。為了將燃油蒸氣引入汽缸燃燒并防止其逸入大氣,現代汽車都安裝了汽油蒸發控制系統(EVAP),它利用活性碳的吸附功能,在汽車上設置一個活性碳罐貯存裝置。燃油箱的汽油蒸氣通過管路進入活性碳罐上部的吸附口,新鮮空氣則從活性碳罐下部的通大氣口進入活性碳罐。發動機熄火后,汽油蒸氣與新鮮空氣在罐內混合并貯存在活性碳罐中,當發動機啟動后,裝在活性碳罐脫附口與進氣歧管之間的電磁閥門打開,活性碳罐內的汽油蒸汽在進氣管的真空度作用下被潔凈空氣帶入氣缸內參加燃燒,這樣做不但減少了排放,而且也降低了油耗。
傳統的碳罐一般安裝在發動機艙內,其周圍的環境溫度可達50℃以上(碳罐的適宜工作環境溫度是-18℃至52℃),在熱浸損失過程中碳罐吸附HC的能力減弱,從而使燃油箱產生的汽油蒸汽因不能完全被吸附而從碳罐的通大氣口逃逸出來,影響碳罐的工作效率,縮短碳罐的使用壽命。
電子燃油泵是現代汽車最重要的燃油供給裝置之一,一般安裝在油箱中,它運行的環境相對穩定,如果能將碳罐也安裝在油箱中,則不僅能改善碳罐工作環境,還可以節省發動機艙內日益擁擠的空間,但如何在體積不大的油箱上合理安排碳罐的位置并將之固定卻從未有人進行過研究。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既能供給燃油、又兼起碳罐作用的具有油氣吸附功能的電子燃油泵總成。
本實用新型所稱問題是以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具有油氣吸附功能的電子燃油泵總成,它由燃油泵、儲油罐8、油壓調節器7、回油管6、出油管3和碳罐組成,其中,碳罐由上蓋1和罐體2構成,碳罐設有的通大氣口9、吸附口11和脫附口12從上蓋1上方引出,在上蓋1上還設置與油箱開口相連接的法蘭盤4,所述法蘭盤4上設置與燃油泵回油管6和出油管3相連通的出油口10與回油口13。
上述具有油氣吸附功能的電子燃油泵總成,在法蘭盤4與儲油罐8之間設置豎直導軌5,所述導軌5上端與法蘭盤4連接,下端設有倒刺,儲油罐8上設有與導軌5下端的倒刺相匹配的凹槽,在凹槽內或導軌上設有復位彈簧16。
本實用新型將碳罐與電子燃油泵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不影響電子燃油泵功能的同時,將碳罐移入油箱,使碳罐獲得了理想的工作環境,大大延長了其使用壽命,節省了發動機艙內的空間。碳罐與電子燃油泵通過同一個法蘭盤與油箱連接,在不增加油箱結構復雜程度的前提下,很好地解決了碳罐的安裝問題。法蘭盤與儲油罐之間采用導軌連接,并設置復位彈簧,可保證在汽車使用過程中,儲油罐的底面始終保持和油箱底面相接觸。本實用新型通過總成的方式不僅簡化了汽車的裝配工藝、提高了碳罐的工作效率、延長了碳罐的使用壽命,而且還節省了發動機艙內的空間。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法蘭盤和碳罐上蓋俯視圖;
圖3為導軌與儲油罐之間安裝關系示意圖(放大)。
圖中各符號為:1、上蓋;2、罐體;3、出油管;4、法蘭盤;5、導軌;6、回油管;7、油壓調節器;8、儲油罐;9、通大氣口;10、出油口;11、吸附口;12、脫附口;13、回油口;14、對接插頭;15、油箱;16、復位彈簧;17、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是將碳罐和油泵裝配成一體的小總成設計,為進一步簡化結構,碳罐上蓋1與法蘭盤4也可設計為一體化結構。法蘭盤4與電子燃油泵儲油罐8用導軌5連接,出油管3與法蘭盤4上的出油口10連接,回油口6通過回油管6與油壓調節器7連接。罐體2與儲油罐8之間各自獨立,當燃油泵和碳罐做相對運動(即儲油罐8沿導軌5滑動)時不發生干涉。燃油泵的出油口與回油口從法蘭蓋上方引出,其端部與法蘭盤4軸向垂直,與對接管路采用快插方式連接。圖1中,碳罐上蓋1的上表面比電子燃油泵法蘭盤4的上表面高,碳罐上的管路由其側壁引出,脫附口與對接管路也采用快插方式連接。碳罐通大氣口、脫附口連接的管路是氯醇膠ECO膠管,并用卡箍卡緊。
參見圖2,法蘭盤4和碳罐上蓋1(二者可以是一個整體)上分布有碳罐的通大氣口9、脫附口12、吸附口11與電子燃油泵的回油口13、出油口10。圖2中,各接口的朝向均與法蘭盤4軸向垂直,具體實施時,各接口的朝向可根據需要設計為其它方向。
參見圖3,導軌的下端和燃油泵儲油罐采用了倒刺連接方式,儲油罐上設有一深度為35-50cm凹槽,導軌5的下端設計為倒刺的形狀和儲油罐的凹槽進行連接,凹槽的開口端采用的是POM材料。采用倒刺形狀便于安裝。在汽車使用過程中油箱內的氣壓是變化的,所以會造成油箱隨壓力變化而產生形變現象,而儲油罐的底面應時刻保持和油箱底面接觸,所以應該采用導軌滑動連接。圖3中,復位彈簧設置在凹槽內,具體實施時,復位彈簧也可設置在導軌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7667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除濕量測試系統
- 下一篇:自承式絕緣非填充型電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