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耐用木椅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76460.2 | 申請日: | 2008-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75124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07 |
| 發明(設計)人: | 趙書曉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A47C3/00 | 分類號: | A47C3/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新世紀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金國 |
| 地址: | 050091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耐用 木椅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木椅,特別是一種耐用木椅,屬于家具類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木椅應用領域廣泛,無論在機關單位的辦公室、學校的教室及一般家庭中都可以見到。現有普通木椅的結構是一種傳統的卯榫連接的木結構,結構外觀橫平豎直,四平八穩,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習慣。但這種結構是基于靜止狀態的一種設計。但椅子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卻是動態的,動態的使用會導致椅子的非均衡負荷,而嚴重的非均衡負荷會破壞椅子的穩定結構。比如有時人的身體是離開椅子靠背而前傾的,有時人的身體是重重地靠在椅子靠背上的。這些均屬于正常使用現象。再比如有的人在身體不站立起來的情況下移動椅子,有的人經常習慣性地或不自覺地兩腳蹬地,身體后傾伸懶腰,使得椅子只有兩條后腿著地等等。這些屬于不正確地使用甚至是野蠻使用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卻是難以避免的。上述現象從發生的頻率和對椅子的損害程度來看,椅子兩條后腿著地的后果是最嚴重的。因為當只有兩條后腿著地時,結構的薄弱點在縱向支撐梁與椅子后腿之間的結合部位,而這個部位是難以承受較大的重量的,這種現象的多次反復會導致結合部松動、卯榫脫離甚至斷榫的現象發生。和其他形式的結構一樣,當一個連接點松動后,會引發連鎖反應,其他的連接點也會相繼出現問題,這個特點在卯榫連接的木椅結構中尤為明顯。一個卯榫結合部松動以后,其他的卯榫結合部也會出現松動,最后使整個結構解體,最終致使椅子報廢。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靠性和牢固程度增強的耐用木椅,延長了木椅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耐用木椅,結構中包括椅面、靠背、前腿、后腿、椅面支撐梁,其特點是椅面縱向支撐梁的下側前端部與該支撐梁相連的同一側后腿下部之間連接有斜拉撐,這樣的結構使椅面支撐由后腿、斜拉撐和椅面縱向支撐梁構成一個三角形支撐結構,從而加強椅面支撐力和結構的穩定性,達到了提高木椅抗破壞程度之目的。
為了不影響使用和美觀,所述的耐用木椅,斜拉撐固定在椅面縱向支撐梁前端部下側面與同一側后腿下部里側面之間,連接方式仍為卯榫連接。
所述的耐用木椅,其特點是在兩根椅面縱向支撐梁的下側前端部與各自相連的兩根后腿下部之間均連接有斜拉撐,且兩根斜拉撐平行。
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斜拉撐以后,當只有兩條后腿著地時,椅子面是由兩個三角形結構來支撐的,減輕了椅面縱向支撐梁與后腿之間的結合部的負荷,保證了整個結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椅子結構不易破壞,從而延長了木椅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標號代表的含義如下:
1、椅面2、靠背3、后腿4、水平撐5、斜拉撐6、前腿7、椅面縱向支撐梁。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1,一種耐用木椅,結構中包括椅面1、靠背2、前腿6、后腿3、椅面縱向支撐梁7,前后腿之間有水平撐4,靠背2與后腿3為一體結構。在椅面縱向支撐梁7的下側前端部即靠近前腿的一端與椅面縱向支撐梁7相連接的同一側的后腿3下部之間連接有斜拉撐5。該斜拉撐5共兩根,也就是在兩根椅面縱向支撐梁7的下側前端部與各自連接的后腿下部之間均連接有斜拉撐,且兩根斜拉撐相互平行。為了不影響使用和美觀,斜拉撐5固定在椅面縱向支撐梁前端部下側面與后腿下部里側面之間,連接方式仍為卯榫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7646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清咽保健茶
- 下一篇:具有過載部件的配氣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