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腓骨遠端解剖鋼板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20076052.7 | 申請日: | 2008-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47364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慶賢;張英澤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慶賢 |
| 主分類號: | A61B17/80 | 分類號: | A61B17/8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冀科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淑敏;徐瑞豐 |
| 地址: | 050051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腓骨 遠端 解剖 鋼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腓骨遠端解剖鋼板,屬于骨科內(nèi)固定物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對腓骨遠端骨折的患者實施手術時,多采用直形鋼板外側內(nèi)固定法。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對患者實施腓骨遠端骨折手術時,應將內(nèi)固定鋼板放在腓骨后方進行固定,因為這個部位有充分的軟組織覆蓋,而且可在同一切口處理后踝骨折,在該部位鋼板還有“抗滑動”的生物力學作用。因外踝軸線與腓骨干縱軸線有10°~15°外翻角,故使用現(xiàn)有的直形鋼板難以在腓骨后側實施內(nèi)固定手術,無法滿足踝關節(jié)骨折的解剖復位。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腓骨遠端解剖鋼板,該鋼板用于腓骨遠端骨折腓骨后方內(nèi)固定,能確保踝關節(jié)骨折的解剖復位。
本實用新型所稱問題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腓骨遠端解剖鋼板,它包括帶螺釘孔的板體,其改進在于,所述板體呈曲折形,且板體曲折部位以上的中心線與曲折部位以下中心線間的夾角α為10°~15°。
上述腓骨遠端解剖鋼板,所述板體遠端的形狀與腓骨遠端后側的形狀相匹配。
上述腓骨遠端解剖鋼板,所述板體曲折部位以上的板體外側設有與之共體的護翼,護翼上設有第二螺釘孔,護翼與板體間圓滑過渡呈直角形。
上述腓骨遠端解剖鋼板,所述板體下端是與外踝遠端后部相適配的彎曲端。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腓骨遠端解剖鋼板是在現(xiàn)有內(nèi)固定直形鋼板基礎上的改進,用于腓骨遠端骨折內(nèi)固定。在實施手術時,可將鋼板的安放位置由腓骨外側改為腓骨后側。使用本鋼板的優(yōu)點是解剖復位效果好,能確保外踝軸線與腓骨干縱軸線間10°~15°的夾角,即可確保患者原踝穴寬度的大小,結合早期功能鍛煉,使距骨在踝穴內(nèi)能正常地活動,以取得良好的療效。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1的左視圖。
附圖中零部件標號分別為:1-第一螺釘孔?2-板體?3-彎曲端?4-護翼5-第二螺釘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參見附圖,本腓骨遠端解剖鋼板的板體2由上至下設有多個第一螺釘孔1,板體2外側設有與之共體的護翼4,護翼4上設有第二螺釘孔5,護翼4的設置可以起到輔助固定作用,并可擰入下脛腓拉力螺釘。
因外踝軸線與腓骨干縱軸線間有10°~15°的夾角,在醫(yī)學上稱之為外翻角。所以,當進行腓骨遠端骨折手術時,若由外側內(nèi)固定改為后側內(nèi)固定時,使用原有的直形鋼板便不能滿足手術需要。故本鋼板的板體2設計成或曲折形,且板體2曲折部位以上中心線與曲折部位以下中心線間夾角α為10°~15°,板體2遠端的形狀與腓骨遠端后側的形狀相匹配,并可設有彎曲端3,以使整個板體2在實施內(nèi)固定手術時能與骨面很好地貼合。板體2呈形時,用于左腿腓骨遠端骨折內(nèi)固定,板體2呈形時,用于右腿腓骨遠端骨折內(nèi)固定。圖示鋼板為用于右腿腓骨遠端骨折的內(nèi)固定鋼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慶賢,未經(jīng)王慶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7605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