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海洋沉積物-水界面污染物通量自動采樣和監測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75477.6 | 申請日: | 2008-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29258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4-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項南;張靜;陳江麟;馬麗珊;麻常雷;石建軍;吳迪;朱銳;馬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海洋技術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1N1/10 | 分類號: | G01N1/10;G01N33/1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立增 |
| 地址: | 300112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海洋 沉積物 水界 污染物 通量 自動 采樣 監測 裝置 | ||
1、一種海洋沉積物—水界面污染物通量自動采樣和監測裝置,包括沉放海底的基礎框架,基礎框架由頂部環形框、底部方形框以及上下連接的支撐桿構成,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采樣監測單元、系統控制單元和回收單元,采樣監測單元、系統控制單元和回收單元的構件收容和固定在基礎框架上;采樣監測單元包括通量采樣艙、采樣瓶、水質傳感器和氧氣供應艙,通量采樣艙的艙體是無底的筒狀體并固定設置在基礎框架的底部方形框上,采樣瓶固定在基礎框架的底部方形框上,水質傳感器固定在基礎框架的底部方形框上并設置在通量采樣艙與循環水泵連通的循環水管內,氧氣供應艙的氧氣罐由擴散管道與通量采樣艙連通;回收單元包括聲學釋放器、浮子和繩索,聲學釋放器固定設置在基礎框架頂部的環形框上,聲學釋放器的脫放扣卡住浮子,使浮子固定在基礎框架頂部的環形框上,浮子連接系結在基礎框架上的繩索,繩索收容于固定在基礎框架上的繩筒內;系統控制單元包括系統控制艙和電池艙,系統控制艙和電池艙固定在基礎框架上,系統控制艙艙體內密封控制電路,艙蓋上有標準的水密接口與水質傳感器、循環水泵、采樣瓶電磁閥、氧氣供應艙電磁閥和聲學釋放機構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沉積物—水界面污染物通量自動采樣和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通量采樣艙的頂蓋由鉸鏈與筒狀艙體連接,艙體與頂蓋之間由橡膠密封圈密封,艙體的頂蓋與觸底式釋放機構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沉積物—水界面污染物通量自動采樣和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通量采樣艙艙體四周設置永磁鐵,可以緊緊地關閉頂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沉積物—水界面污染物通量自動采樣和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通量采樣艙的艙體底部敞口由可插入沉積物內的刀口形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沉積物—水界面污染物通量自動采樣和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采樣瓶設置為8個,每個采樣瓶通過電磁閥與通量采樣艙內腔上部連通,采樣瓶的瓶口設置單向閥,瓶蓋內設置過濾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沉積物—水界面污染物通量自動采樣和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聲學釋放器的脫放扣卡住浮子,使浮子固定在基礎框架頂部的環形框上,浮子連接系結在基礎框架上的繩索,繩索收容于固定在基礎框架上的繩筒內。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沉積物—水界面污染物通量自動采樣和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電池艙與系統控制艙通過端蓋上的水密電纜相連,電池艙采用高容量鋰離子電池組為電源,向各單元的用電設備和器件供電,電池容量保證裝置在水下連續工作96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海洋技術中心,未經國家海洋技術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7547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