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受油器油管與主軸操作油管的連接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74675.0 | 申請日: | 2008-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90624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2-04 |
| 發明(設計)人: | 賈乃華;馬恩君;單慶臣;張志斌;劉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天發重型水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3B15/02 | 分類號: | F03B15/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繼民 |
| 地址: | 300400***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受油器 油管 主軸 操作 連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貫流式水輪機制造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受油器油管與主軸操作油管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貫流式水輪機葉片的開啟和關閉均是通過受油器將來自調速器主配壓閥的兩根油管(互為進油和回油)與主軸操作油管的內、外腔連通,構成操作轉輪葉片轉動的油系統。受油器一般安裝在發電機泡頭內,與發電機座和集電環軸連接。主軸操作油管在機組運行中既有往復運動同時還有旋轉運動,由于操作油管長度較長,大約為7m之多,因此受油器操作油管安裝精度直接影響機組的安裝質量及使用壽命。現有結構受油器的操作油管與主軸操作油管的連接為主軸操作油管和受油器內油管、外油管通過螺栓貫穿連接在一起,在安裝間找同心度和擺度,但在受油器與操作油管連接時,由于結構原因,有一件操作油管需先解體,當安裝后需要進行二次找正,以便保持主軸操作油管和受油器內油管、外油管的同心度。若上述各管不同心則會造成受油器軸瓦研瓦、運動發卡及操作油管兩腔竄油等問題。此外,這種連接結構既不能滿足安裝精度,而且還增加了安裝時間和難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可保證安裝同心度和精度、提高工效的受油器油管與主軸操作油管的連接結構。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受油器油管與主軸操作油管的連接結構,包括受油器內油管、受油器外油管和主軸操作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油器內油管連接法蘭上制有沉孔,受油器內油管通過沉孔和螺栓與主軸操作油管連接成一體,受油器外油管連接法蘭通過螺栓與受油器內油管連接法蘭連接以構成受油器油管與主軸操作油管的連接結構。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所述受油器內油管連接法蘭上均勻制有四個沉孔。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本實用新型在受油器內油管連接法蘭上制有沉孔,先將受油器內油管通過沉孔和螺栓與主軸操作油管連接成一體,然后再將受油器外油管連接法蘭通過螺栓與受油器內油管連接法蘭連接,通過采用上述結構,不僅保證了主軸操作油管、受油器內油管與受油器外油管的同心度和安裝精度,且縮短了安裝工時;同時還可延長水輪發電機機組的使用壽命,使其運行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受油器外油管;2、受油器內油管;3、沉孔;4、主軸操作油管;5、螺栓;6、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受油器油管與主軸操作油管的連接結構,包括受油器內油管2、受油器外油管1和主軸操作油管4,所述受油器內油管2連接法蘭上均勻制有四個沉孔3,受油器內油管通過沉孔3和螺栓5與主軸操作油管4連接成一體,并對兩管調節同心度和擺度,找正后無需解體。受油器外油管1連接法蘭直接通過螺栓6與受油器內油管連接法蘭連接以構成受油器油管與主軸操作油管的連接結構,這樣可解決了主軸操作油管找正后二次解體問題,保證了主軸操作油管與受油器內、外油管的同心度和安裝精度,并提高了安裝工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天發重型水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天發重型水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7467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實時監測罐底泄漏的立式儲罐
- 下一篇:一種被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