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次性筷子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74121.0 | 申請日: | 2008-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78936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14 |
| 發明(設計)人: | 程永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程永忠 |
| 主分類號: | A47G21/10 | 分類號: | A47G21/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顕 |
| 地址: | 300384天津市紅旗***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次性 筷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筷子,特別是涉及一種環保的一次性筷子。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作為中國人無論是在家中或是在餐館里吃中餐的時候都習慣于用筷子,而不是像吃西餐那樣使用刀叉,在家中用餐時,人們往往選擇材質精良、做工考究、外形美觀而且可以多次使用的筷子;而在餐館里,人們常常為了衛生的原因而選擇使用一次性筷子。目前我國餐飲服務業中廣泛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大多數由木、竹加工而成,雖然它極大地方便了餐飲服務業和就餐人員,減少了各類疾病的傳播,但這種一次性筷子,因為用過一次就立即扔掉,極大地浪費了森林資源。據業內人士估算,各類木制筷子消耗量十分巨大,以一次性木制筷子為例,日本全年需要一次性筷子257億雙,其中96%的一次性筷子從中國進口。中國每年生產450億雙一次性筷子,消耗林木資源近500萬立方米,需要砍伐2500萬棵樹,按照目前的速度計算,我國所有的森林將在20年內被砍完。
木材的過量使用會造成森林的不合理砍伐,甚至影響生態平衡,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因此有關部門一直呼吁,盡快停止使用一次性筷子,以減少木材資源的浪費,造福于人類和社會。雖然目前人們已開發出多種用于代替現有的一次性竹木筷子的替代產品,但是這些替代產品普遍存在著工藝復雜、成本高等問題,所以難以進行推廣應用。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藝簡單、成本較低的一次性筷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一次性筷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填充材料澆注而成的筷子主體,以及緊貼在筷子主體外表面上的覆蓋層。
另外,在上述的覆蓋層的外表面上還緊密結合有一層塑料保護膜。上述構成筷子主體的填充材料可以是細鋼絲、布、棉花、動物毛或尼龍絲;筷子主體可以是空心結構;所述的覆蓋層為紙或油漆。
另外,在塑料保護膜的表面上設置有防滑的凸紋,兩根筷子外部的塑料膜可以部分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一次性筷子由于可以制作成空心,所以重量較輕,由于采用水泥混凝土,所以成本較低,且對環境沒有污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次性筷子的外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次性筷子的放大的橫向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次性筷子的結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次性筷子1包括:由填充材料澆注而成的筷子主體2,以及緊貼在筷子主體外表面上的覆蓋層3。
另外,在所述的覆蓋層的外表面上還可以緊密結合一層塑料保護膜(圖中未示)。所述的填充材料可以是含有增強纖維的水泥混凝土,為了減輕重量,筷子主體2可以是空心結構。另外,所述的填充材料也可以是含有增強劑的石膏,所述的增強劑為膩子粉,所述的覆蓋層為紙或油漆,使本實用新型不至于影響就餐者的食欲,所述的塑料保護膜為熱收縮膜。
覆蓋層3起到改變筷子外觀顏色或加強外層與主體層接觸的作用。外層的塑料保護膜隔絕了主體層與口腔的接觸,使本實用新型不至于影響就餐者的食欲,該層必須是密封的,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筷子外表面與食物、手指間具有較大的摩擦系數、方便吃飯和抓握,在塑料保護膜的表面上還設置防滑的凸紋。
若采用有顏色的塑料膜或將涂料直接噴涂在主體2上時,可以省略覆蓋層3。
本實用新型的筷子制作步驟如下:
1.在模具內用水泥混凝土或石膏等材料澆注主體層,該層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是實心的,其外形與普通的筷子相同,為增強強度可加入增強劑如一種或多種增強纖維。
2.在主體層上噴涂涂料,也可用紙進行包裹,形成覆蓋層。
3.在覆蓋層外面包上一層塑料保護膜,形成密封。塑料保護膜為耐熱、耐磨、耐腐蝕、無毒無害并在接觸食物的一端具有所需厚度的袋狀或筒狀塑料膜,該塑料膜可以有顏色,也可以帶有凸紋,兩根筷子外部的塑料膜可以部分相連。
4.對制好的筷子進行消毒、包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程永忠,未經程永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7412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