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超聲波輔助-液液噴霧萃取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72482.1 | 申請日: | 2008-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6090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東浩;李俊林;何苗;馮宇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延邊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11/04 | 分類號: | B01D11/04 |
| 代理公司: | 延邊科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柳明哲 |
| 地址: | 133002***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聲波 輔助 噴霧 萃取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于對液體樣品中目標物的分離和富集的裝置,尤其適用于大體積液體樣品的預處理的超聲波輔助-液液噴霧萃取裝置。
技術背景
水中有機物成分的分析是液液萃取傳統方法。但液液萃取方法存在一些問題,如:提取時間較長,萃取溶劑消耗大,難以實現自動化。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液液萃取耗時長,有機溶劑用量大,難以實現自動化等缺點,而提供一種溶劑用量少、萃取效率高、實現自動化,并且可以萃取不同容量水樣的超聲波輔助-液液噴霧萃取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超聲波輔助-液液噴霧萃取裝置,包括有一個盛裝有機溶劑的容器a、一個盛裝樣品的容器b、一個萃取器、一個設置在萃取器下面的超聲波器,容器a和容器b連接進料管,進料管的另一端連接噴頭并連通于萃取器,進料管上設有泵,萃取器下端設有排料管,其上端設有出水管和與進料管相通的回流管,回流管與萃取器內設置的可伸縮式導管相連接。
所述的超聲波器緊貼于萃取器的下部。
所述的萃取器是由三個圓底燒瓶從下到上依次連接而成。
所述的容器a和容器b分別連接導管a和導管b,導管a的另一端和導管b的另一端共同連接于進料管的一端,導管a和導管b上分別設置有流量計和閥門。
所述的排料管上安裝有閥門。
所述的回流管上安裝有三通閥。
所述的噴頭與進料管、萃取器以可拆卸方式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利用泵把萃取溶劑先通入萃取器中,然后樣品通過一個噴頭以霧化方式進入萃取器中與萃取溶劑接觸,因為噴頭的霧化作用使得樣品以小液滴的形式與萃取溶劑接觸,提高了萃取效率,通過泵控制霧化程度。同時在萃取器下面緊貼一個超聲波器,樣品進入萃取器的時候在超聲波器的作用下使得樣品以更小的液滴形式與萃取劑接觸,進一步提高了萃取效率。萃取過的樣品通過萃取器上端的回流管可以進行循環萃取。循環次數可以根據測定要求來控制。
本實用新型將現有液液萃取(LLE)技術進行改進,設計并制作了超聲波輔助-液液噴霧萃取(USA/LLSE)新裝置,利用改進后的裝置進行富集完全可以克服了現有液液萃取(LLE)技術中的很多缺點,本實用新型省去了傳統的人力或機械搖晃步驟,將樣品從一個噴頭以霧狀形式噴出,與有機溶劑接觸,增大了樣品與有機溶劑的接觸表面積,提高了萃取效率,同時在超聲波器的作用下,進一步增大了目標物與有機溶劑作用的幾率,提高了萃取效率,被萃取過的樣品還可以進行循環萃取。新型超聲波輔助-液液噴霧萃取(USA/LLSE)裝置的設計不僅達到了大小容量水樣的萃取,同時具有溶劑用量少、萃取效率高、自動化等優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驗中對有機相中二甲苯回收率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1,一種超聲波輔助-液液噴霧萃取裝置,包括有一個盛裝有機溶劑的容器a6、一個盛裝樣品的容器b8、一個由三個圓底燒瓶從下到上依次連接而成的萃取器12、一個設置在萃取器12下面并與其相緊貼在一起的超聲波器14,連接容器a6的導管a1和連接容器b8的導管b7共同連接于進料管17一端,導管a1上設置有流量計a2和閥門a3,導管b7上設置有流量計b15和閥門b16,進料管17的另一端連接噴頭13并連通于萃取器12,噴頭13置于萃取器12中的最下端的圓底燒瓶內,所述的噴頭與進料管、萃取器以可拆卸方式連接,進料管17上依次設有泵18、流速計19、水壓表20、閥門c21,萃取器12最下端的圓底燒瓶下部設有排料管22,排料管22上安裝有閥門d23,萃取器12最上端的圓底燒瓶的上端設有出水管9和與進料管17相通的回流管5,回流管5上安裝有三通閥4,其兩端口分別連接在泵18兩側的進料管17上,與三通閥4連接的回流管的第三端口與萃取器12內設置的可伸縮式導管11相連接,出水管9上安裝有閥門e10,導管a1、導管b7、進料管17、排料管22、出水管9、回流管5、可伸縮式導管11均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延邊大學,未經延邊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7248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