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散熱器用的散熱管及散熱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72216.9 | 申請日: | 2008-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4699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維大;于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省大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F1/02 | 分類號: | F28F1/02;F28D1/053 |
| 代理公司: | 長春菁華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戚 歡 |
| 地址: | 130021吉林省***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散熱 器用 散熱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冬季取暖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散熱器用的散熱管及散熱器。
背景技術
目前,在冬季取暖的散熱器中,散熱管多采用橢圓形或圓柱形結構方式,由上主水管、下主水管及連接與上主水管與下主水管之間的橢圓形或圓柱形散熱管構成散熱器,采用這種方式的散熱器,由于散熱管結構單一,也不美觀,且散熱面積有限,不能達到理想的散熱效果。也有不少廠家生產有鱗片式的散熱管及散熱器,這種散熱管像電腦主機中CPU的散熱器一樣,中心是圓柱體管,外部包裹著多組魚鱗片狀體,這種結構方式雖然能達到一定的散熱面積及散熱效果,但結構復雜,加工起來難度增大,當使用到一定時期時,也同時帶來了清洗及維修的困難。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與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散熱效果好、且加工簡易的散熱器用的散熱管及使用該散熱管的散熱器。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設計的:
一種散熱器用的散熱管,包括管主體和管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主體截面形狀是外側由至少三段圓弧連接,內側是平面構成的異形管形狀;所述的管主體截面形狀是外側由四段圓弧連接,內側是平面構成的異形管形狀;當管主體截面形狀是外側由四段等徑圓弧連接,內側是平面構成的異形管形狀時,所述的圓弧的每組角度為45度。
一種散熱器,包括上主水管、下主水管、垂直于上主水管和下主水管且與上主水管和下主水管連通的一組散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熱管的管主體截面形狀是外側由至少三段圓弧連接,內側是平面構成的異形管形狀。
由于本實用新型的散熱管未采用橢圓形或圓柱形結構方式,改變了散熱管結構單一,即不美觀,散熱面積也有限的缺陷。同時也避免了鱗片式的散熱管及散熱器,雖然能達到一定的散熱面積及散熱效果,但結構復雜、加工起來難度增大、清洗困難等弊端。所以本實用新型具有散熱效果好、加工簡易、美觀大方,適合推廣應用等優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散熱管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散熱管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散熱管的側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散熱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4中1為上主水管,2為下主水管,3為散熱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由上主水管1、下主水管2、垂直于上主水管和下主水管且與上主水管和下主水管連通的一組散熱管3構成,其中散熱管的主體截面形狀外側是由至少三段圓弧連接,內側是平面構成的異形管形狀,其異形管形狀可以采用下述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散熱管主體截面形狀外側可以設計成三組弧形,可以為等徑或不等徑,如果不等徑,兩端為對稱方式,內側是平面構成的異形管形狀。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散熱管主體截面形狀外側可以設計成四組等徑弧形或不等徑弧形,如果采用等徑弧形的異形管形狀,每個弧形角度為45度。其采用這種方式可以擴大散熱管的散熱面積,同時起到美觀大方的外觀效果。
將散熱管主體截面形狀設計為至少三段的圓弧連接,內側是平面構成的異形管結構,可以將散熱管的主管直徑設計成40mm、50mm、60mm三種不同的直徑管體,主管可以采用壁厚1.4-2.5mm的低碳鋼管。散熱器的每個散熱管之間距離可以保持10-30mm之間。并且散熱器可以采用上述的散熱管設計方案,其主要由上主水管1、下主水管2、垂直于上主水管和下主水管且與上主水管和下主水管連通的一組散熱管3構成,其中散熱管的主體截面形狀外側是由至少三段圓弧連接,內側是平面構成的異形管形狀。
由于本實用新型的散熱管未采用橢圓形或圓柱形結構方式,改變了散熱管結構單一,即不美觀,散熱面積也有限的缺陷。同時也避免了鱗片式的散熱管及散熱器,雖然能達到一定的散熱面積及散熱效果,但結構復雜、加工起來難度增大、清洗困難等弊端。所以本實用新型具有散熱效果好、加工簡易、美觀大方,適合推廣應用等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省大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吉林省大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7221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軸向經編織物的生產方法
- 下一篇:鋁鎂鐵系多元合金煉鋼脫氧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