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轉臺機械回轉限位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71690.X | 申請日: | 2008-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87997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28 |
| 發明(設計)人: | 韓光宇;高云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C1/02 | 分類號: | G01C1/02;G01C19/26 |
| 代理公司: | 長春菁華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趙炳仁 |
| 地址: | 130012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臺 機械 回轉 限位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回轉運動設備限位機構,特別涉及一種回轉運動設備轉臺機械回轉限位機構。
背景技術
在經緯儀、陀螺儀等回轉運動設備中,出于對設備保護和設備精度的要求,通常對回轉部件同時進行電限位和機械限位。
目前,經緯儀、陀螺儀等回轉運動設備中對轉臺進行機械限位的機構主要由固定在轉臺邊緣的撞塊、基座上的固定座和轉塊構成。所述的轉塊包括第一撥叉和第二撥叉,兩個撥叉形成“V”形;第一撥叉和第二撥叉相接處加工圓孔,該圓孔與固定座上安裝的轉軸動配合,轉塊可以繞該轉軸轉動。轉臺在起始位置和限位位置時,第一撥叉和第二撥叉分別與固定座上的凸起相接觸。所述的凸起為“V”形凸起;轉臺在起始位置時,其上的撞塊與第一撥叉的外邊緣相接觸;此時第一撥叉處于高位,第二撥叉處于低位,第二撥叉的下邊緣與固定座上的“V”形凸起相接觸。轉臺順時針轉動,當撞塊碰到第一撥叉時,撥動轉塊,使轉塊繞轉軸轉動,第一撥叉轉動到低位,第二撥叉處于高位,第一撥叉的下邊緣與固定座上的“V”形凸起相接觸;轉臺繼續轉動,當撞塊碰到第二撥叉的外邊緣時停止轉動。轉臺逆時針轉動,當撞塊碰到第二撥叉時,撥動轉塊,使轉塊繞轉軸轉動,第二撥叉轉動到低位,第一撥叉處于高位,第二撥叉的下邊緣與固定座上的“V”形凸起相接觸;轉臺繼續轉動,當撞塊碰到第一撥叉的外邊緣時停止轉動。這種限位機構的缺點是存在死區,不能實現720°限位;若要實現720°限位,就需要減小第一撥叉與第二撥叉之間的夾角,這樣又帶來第一撥叉與第二撥叉抗剪切強度小,抗沖擊力差,使用壽命短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實現回轉運動設備中回轉運動部件0°-720°范圍轉動,并且抗沖擊能力強,使用壽命長的轉臺機械回轉限位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轉臺機械回轉限位機構包括固定在轉臺邊緣的撞塊,基座上的固定座,轉塊;所述的轉塊包括第一撥叉和第二撥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塊還包括擋叉;擋叉和第一撥叉、第二撥叉形成“Y”形,擋叉、第一撥叉和第二撥叉交接處的圓孔與固定座上的轉軸動配合;轉臺在起始位置時,擋叉的第一邊緣與固定座上的凸起相接觸;轉臺轉到限位位置時,擋叉的第二邊緣與固定座上的凸起相接觸。
轉臺在起始位置時,其上的撞塊與第一撥叉的外邊緣相接觸;此時第一撥叉處于高位,第二撥叉處于低位,擋叉的第一邊緣與固定座上的凸起相接觸。轉臺順時針轉動,當撞塊碰到第一撥叉時,撥動轉塊,使轉塊繞轉軸轉動,第一撥叉轉動到低位,第二撥叉處于高位,擋叉的第二邊緣與固定座的凸起相接觸;轉臺繼續轉動,當撞塊碰到第二撥叉的外邊緣時停止轉動。轉臺逆時針轉動,當撞塊碰到第二撥叉時,撥動轉塊,使轉塊繞轉軸轉動,第二撥叉轉動到低位,第一撥叉處于高位,擋叉的第一邊緣與固定座上的凸起相接觸;轉臺繼續轉動,當撞塊碰到第一撥叉的外邊緣時停止轉動。由于轉臺從起始位置轉到限位位置,擋叉轉動的角度較小,因而撞塊與第一撥叉和第二撥叉之間、擋叉與多邊形凸起之間產生的沖擊力小,提高了機構的使用壽命。
所述的固定座上的凸起為多邊形凸缺,轉塊的擋叉伸入該多邊形凸缺中;當轉臺處于起始位置和限位位置時,擋叉的第一邊緣和第二邊緣分別與多邊形凸缺相對的兩個內表面相接觸。
所述的擋叉的第一邊緣和第二邊緣粘貼墊片,以減小轉臺轉動到起始位置和限位位置時擋叉與多邊形凸缺之間的沖擊。
所述的轉軸有一臺肩;固定座上固定的壓板的中央圓孔套在轉軸臺肩處,將轉塊限定在多邊形凸缺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圖中4轉塊,5第一撥叉,6第二撥叉,7擋叉,8擋叉的第一邊緣,9擋叉的第二邊緣,10凸起,11凸起的第一內表面,12凸起的第二內表面。
圖2為圖1的A-A向剖視圖。圖中1撞塊,2壓板,3轉軸,13固定座。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轉臺機械回轉限位機構包括固定在轉臺邊緣的撞塊1,基座上的固定座13,轉塊4;所述的轉塊4包括第一撥叉5、第二撥叉6和擋叉7,擋叉7和第一撥叉5、第二撥叉6形成“Y”形。所述的固定座13上的凸起10為多邊形凸缺,擋叉7伸入該多邊形凸缺中。固定座13上安裝轉軸3,轉軸3有一臺肩;第一撥叉5、第二撥叉6與擋叉7的交接處加工通孔,該通孔與轉軸3動配合;壓板2采用螺釘固定在固定座13上,并且壓板2中央的圓孔套在轉軸3的臺肩處,將轉塊4限定在多邊形凸缺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7169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