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機節電控制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70491.7 | 申請日: | 2008-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88599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運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運 |
| 主分類號: | H02P23/02 | 分類號: | H02P23/02;H02P25/18;H02P25/20;H02H7/08;H02H7/09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原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趙磊 |
| 地址: | 454000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機 節電 控制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電機控制節電裝置,它采用傳統電機控制方法和現代化計算機控制技術相結合新型的電機節電控制器。
背景技術
電力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近20年來,大型電站相繼投產,都未能改變我國電力供需緊張的局面。這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需求增加;第二浪費也在增加。我國年發電量的50%以上被電機所消耗,在電機消耗的能量中,電能轉化為機械能不到一半,這個漏洞若不堵住,受害的是企業,危及到的是整個社會。
電機運行的特點是:負荷重時功率因數高,負荷輕時,功率因數低,功率因數越低電力資源浪費越大,電是綜合能源生成的二次能源,十分珍貴,從消耗比例上看,電機消耗占了發電量的50%以上,這種消耗是否合理,值得認真的分析和研究,從理論上講電機屬感性負荷,它是否合理用電與功率因數有關,以COSφ=1為基準,COSφ=0.8時損耗增加1.56倍、COSφ=0.5,損耗將增加4倍。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采用傳統電機控制方式和現代化計算機控制技術相結合的電機節電控制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由電腦控制板,移相觸發板和主控板組成,上述的電腦控制板包括發出啟動命令電路、同步信號電路和星形三角轉換電路;星形三角轉換電路包括單片機,單片機的輸入端與光電隔離器I相連,光電隔離器I與比較電路和放大電路相連,單片機的輸出端經反相驅動器與移相觸發板相連;移相觸發板包括六路觸發電路,每路觸發電路均包括觸發脈沖通道,觸發脈沖通道的兩個輸出端分別與兩個雙向可控硅I相連,雙向可控硅I的輸出端與電腦主控板相連接。
上述的發出啟動命令電路為:光電隔離器I的輸入端與按鍵相連,其輸出端與單片機相連;同步信號電路為:單片機的輸入端通過光電隔離器II與三極管相連。
電腦控制板包括人工強迫星形三角轉換電路,人工強迫星形三角轉換電路為:比較電路的輸入端與按鈕連接,其輸出端通過光電隔離器I與單片機相連。
電腦控制板包括斷相保護信號模塊,斷相保護信號模塊包括三路斷相保護電路,每一路斷相保護電路為:單片機的輸入端通過光電隔離器II與整流濾波電路相連。
電腦控制板包括過壓保護電路,過壓保護電路為單片機的輸入端通過光電隔離器III與比較器相連。
電腦控制板包括過熱保護電路,過熱保護電路包括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通過光電隔離器III與單片機的輸入端相連接。
單片機的輸出端分別與數碼管和揚聲器相連。
主控板為全電子自動跟蹤轉換電路,全電子自動跟蹤轉換電路包括三個雙向可控硅II和三個單向可控硅;三個雙向可控硅II為三角形連接,三個單向可控硅為星形連接。
主控板為電子機械自動跟蹤轉換電路,電子機械自動跟蹤轉換電路包括三個雙向可控硅III和兩個固態繼電器,兩個固態繼電器分別連接兩個交流接觸器。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自動跟蹤星形三角轉換方式,啟動時在星形下實行軟啟,因此啟動電流最小,負荷率在60%以下時,可在星形下長期運行,節電量高。負荷高時可自動轉入三角運行,滿足負荷對功率的需求。當負荷再次降低時又自動轉入節電運行,保證了電力資源的合理使用。實踐證明,節電量與負荷率成反比,負荷率越低節電量越高。同時克服了電機啟動電流大的缺點,把啟動電流限制在3倍以下。過零脈沖每秒鐘與交流電同步50次,保證了電機與交流電的嚴格同步。控制板的輸入與輸出均采用光電隔離技術,并采用雙電源供電,抗干擾能力大大加強。程序采用數字控制技術,變化參數十分方便,整機采用模塊化組裝方式,更換某個模塊十分容易,可控硅的配置按3倍裝配,保證了系統安全可靠運行。本實用新型內設有過壓、過流、斷相、過熱及過零脈沖無等保護,當機器因外界或內部出現異常時,能發出報警信號,保證了系統安全可靠運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電腦控制板的電路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移相觸發板的電路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主控板的電路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主控板的另一結構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運,未經王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7049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