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整體式絞車滾筒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69313.2 | 申請日: | 2008-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01874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3-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兮羿;劉儉;張勇;余德方;王秀瓊;陳小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陽二機石油裝備(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D1/30 | 分類號: | B66D1/30 |
| 代理公司: | 南陽市智博維創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楊青 |
| 地址: | 473065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整體 絞車 滾筒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鉆修設備技術,具體是一種整體式絞車滾筒。
背景技術
絞車是石油鉆機、修井機的核心部件。已知技術中,絞車滾筒是組合結構,由筒身及筒狀繩槽板焊接而成,在筒狀繩槽板外表面上沿軸向加工有連續的呈螺旋狀的繩槽,該螺旋狀繩槽用于排列纏繞的第一層鋼絲繩。筒身及繩槽板單獨加工后,在繩槽板的左右兩端各一個繩槽上分別繞上一圈鋼筋并焊接形成槽邊,該槽邊的作用是形成纏繞第二層鋼絲繩時的起始槽和收尾槽,然后把繩槽板加工成兩半,塞焊在筒身上,從而構成絞車滾筒。實踐證明,此結構絞車滾筒在使用過程中,由于人工煨鋼筋存在的形狀及尺寸的誤差、鋼筋焊接變形、人工在鋼筋上切割打磨鋼絲繩的爬升段時存在的形狀及尺寸誤差、剖分的繩槽板在筒身上對接塞焊時存在的裝配誤差、焊接變形等諸多環節,造成排繩的累積誤差大,常常出現亂繩、絞繩情況,給油田現場作業、維修造成很大困難,并且該結構絞車滾筒制作工序煩瑣,生產周期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整體式絞車滾筒,可大大改善亂繩、絞繩現象,結構緊湊,并且能縮短制作生產周期。
一種整體式絞車滾筒,所述滾筒筒身表面加工有連續的螺旋狀繩槽及分別位于螺旋狀繩槽左右兩端的各一個爬升直繩槽,螺旋狀繩槽的每圈繩槽由一段直槽、一段斜槽、一段直槽、一段斜槽依次相接構成。
本實用新型整體式絞車滾筒,在滾筒筒身上直接加工出繩槽,避免了現有技術筒身、繩槽板二體焊接結構,將現有技術筒身兩端通過繞鋼筋焊接后形成第二層鋼絲繩起始和收尾纏繞的爬升繩槽,通過機械加工的辦法直接加工出來,提高了尺寸精度,降低了排繩產生的積累誤差,直接繞繩形成繩擠繩的情況,大大改善了亂繩、絞繩現象。整體式絞車滾筒省去了煨鋼筋、焊接、裝配等工藝,在避免了由于這些工藝環節造成的排繩累積誤差的同時,也縮短了制作生產周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去掉剎車轂安裝架5后)。
圖3是圖1的右視圖(去掉剎車轂安裝架6后)。
圖4是圖1中螺旋繩槽展開圖(僅表示了部分繩槽)。
圖5是本實用新型纏繞鋼絲繩后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所示,是纏繞左旋φ29鋼絲繩的整體式絞車滾筒結構示意圖,滾筒筒身1上加工有呈螺旋狀的繩槽2,滾筒筒身1上繩槽2的左端繩槽外側加工有60°爬升過渡直槽和爬升后的180°直槽構成的左端爬升直繩槽4,繩槽2的右端繩槽外側加工有60°爬升過渡直槽和爬升后的180°直槽構成的右端爬升直繩槽3。滾筒筒身1的兩端焊接有剎車轂安裝架5、6,安裝架5、6的內側板兼有擋繩板的作用。
如圖4所示,螺旋狀的繩槽2每圈由120度直槽、60度斜槽、120度直槽、60度斜槽依次相接構成。
如圖5所示,繞繩時,鋼絲繩自左向右依次纏繞在螺旋狀的繩槽2內,形成第一層鋼絲繩纏繞排列,當鋼絲繩繞完繩槽2最后一圈后,繼續纏繞時就纏繞到爬升直繩槽4上,形成第二層鋼絲繩纏繞起始圈,這一層鋼絲繩開始朝相反的方向在第一層鋼絲繩形成的溝槽上螺旋纏繞向左移動,當鋼絲繩纏繞到左端后,就纏繞到爬升直繩槽3上,形成第二層鋼絲繩纏繞收尾圈;繼續纏繞時,鋼絲繩在擋繩板的作用下,在第二層鋼絲繩形成的溝槽上纏繞,形成第三層鋼絲繩纏繞,纏繞到右端后在擋繩板的作用下換向進行上一層的纏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陽二機石油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南陽二機石油裝備(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6931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