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改進的新型電動鑿巖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67075.1 | 申請日: | 2008-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36621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凌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凌 |
| 主分類號: | E21B1/12 | 分類號: | E21B1/12;E21B1/14;E21B1/24 |
| 代理公司: | 武漢楚天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雷 速 |
| 地址: | 430012湖北省武漢***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進 新型 電動 鑿巖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鑿巖機,具體說是一種改進的新型電動鑿巖機。
背景技術
在本發明所適用的技術領域中,目前被廣泛使用占據統治地位的仍然是風動鑿巖機。但由于風動鑿巖機的效率低(尤其在距離稍遠時),能耗極高。并且粉塵污染和噪音污染嚴重。第一次投資以及包括空氣壓縮機在內的維修費用高昂,多少年來人們都在積極尋找替代品。近年來偶有電動鑿巖機介紹見于文字,同時有個別產品問世欲取代風動鑿巖機。這無疑是件有意義的事。如果能有一種電動鑿巖機,既能克服風動鑿巖機的缺點,同時對生產者和使用者都十分有利,那么,可以預見這種電動鑿巖機將會在較短的時期內全面取代風動鑿巖機。而全面取代風動鑿巖機正是國內外被廣泛重視而亟待解決的大問題。
然而,近十年來,國內已經有或曾經有幾款電動鑿巖機面世過,但卻不成氣候。究其原因,大致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重量過大,有的重達近40KG,搬移與準備工作困難,操作者不愿使用;
2.電動機與曲軸機構并列排列,導致大批量生產加工較為困難。
3.電動鑿巖機一般分為活塞屏氣式結構、凸輪式結構和活塞彈簧式結構。其中活塞屏氣結構由于工作效率低而不被用戶認可。凸輪式結構不僅復雜笨重難于加工而且極易損壞。而活塞彈簧結構又因重量及幾何位置的限制以及運動速度太高,而彈簧在反彈時更高的加速度,導致其中某些要件容易損壞。而且這種個別損壞會引起連鎖效應。因此使用和維護都有很大的困難;
4.電動鑿巖機一般都自帶油箱,當連桿推動活塞及沖擊零件前行時造成曲軸腔負壓而從油箱中吸入潤滑油(同時吸入空氣)。但從整體體積重量考慮,油箱都不可能做得很大。否則會大大增加機器的重量。這樣一來,由于曲軸的高速運行(通常在一分鐘2000轉以上,因為這種平行排列方式中如果從動齒輪太大,會大大增加整機重量。因此不能減速太多。)油箱中的油一般不會超過10分鐘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就被吸干凈,它們將從機身前部的出氣孔排出。這樣,在一天的工作時間內就要求頻繁加油。另外經過估算(按每吸一次中1%的份額是用來吸油計算)、這會使機器在每一個小時內耗掉潤滑油1.5~2升左右,而這對一般用戶是無法接受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減輕整體重量,減化結構又能夠克服現有機型的薄弱環節和不足,減少整機故障,延長使用壽命、降低潤滑油耗損的改進的新型電動鑿巖機。
所述改進的新型電動鑿巖機的電動機通過減速齒輪連接到曲軸連桿組件,沖擊器在中機殼內,前端有隔離器,前機殼內有單向圈、轉釬器、釬桿、釬卡座、釬卡,其特征是:所述電動機與曲軸同軸向設置,并通過減速齒輪連接到曲軸連桿組件,與所述電動機輸出軸連接的小齒輪和與曲軸相連接的大齒輪相互內嚙合,成為減速齒輪組。
所述曲軸連桿組件所在的曲軸腔為一其內預存有潤滑油的密閉腔體,在曲軸腔殼體上設有一個由非金屬軟體材料制成的膠囊。
在所述前機殼與轉釬器中設置有撞擊塊組件,撞擊塊組件由模塊尾、連接桿、內圈彈簧、外圈彈簧、連接芯和模塊撞擊頭組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減輕了整體重量,方便了操作使用。
2、減化了結構利于大批量生產,同時方便售后服務和用戶自身的簡單維護。
3、克服了現有機型的薄弱環節和不足,減少了整機故障,延長了使用壽命。
4、改善了潤滑,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潤滑油耗損。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撞擊塊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電動機,2—水套,3—電動機殼,4—小齒輪,5—大齒輪,6—曲軸殼,7—膠囊,8—曲軸連桿組件,9—中機殼,10—曲軸組件油封,11—沖擊器,12—隔離器,13—儲油毛氈,14—摩擦片,15—單向圈,16—撞擊塊組件,17—轉釬器,18—前機殼,19—釬桿,20—油封,21—支撐點,22—注油孔,23—釬卡座,24—釬卡,25—圓柱銷,26—模塊尾,27—連接桿,28—內圈彈簧,29—外圈彈簧,30—連接芯,31—模塊撞擊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發明人根據自己多年來的生產制造、安裝調試、用戶使用情況和要求等實踐經驗,同時進行深入的理論分析后作出如下對生產制造,使用維護都切實可行的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凌,未經李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6707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