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E型鋼阻尼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066838.0 | 申請日: | 2008-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61858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24 |
| 發明(設計)人: | 馬歐尼;仝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艾爾格橋梁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19/04 | 分類號: | E01D19/04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黃行軍 |
| 地址: | 430062湖北省武漢***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型鋼 阻尼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橋梁工程部件,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橋梁梁體與橋墩之間的E型鋼阻尼器。
背景技術
E型鋼阻尼器是當代橋梁抗震設計、建設的工程部件。目前國內橋梁用阻尼器主要為液體阻尼器,此種阻尼器成本高、需經常維護保養,且可靠性和耐久性不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種利用鋼材的彈塑性的特性設計的E型鋼元件組成的阻尼器,使其具有整體結構小、質量輕,可靠性和耐久性高、滯回特性好,便于安裝,安裝效率和安裝精度高的特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E型鋼阻尼器,由阻尼元件、連接板和錨錠裝置組成,其特征是所述阻尼元件為鋼制E型造型元件,在該E型阻尼元件三只腳的端部設有連接孔,在兩個錨錠裝置之間設置有至少兩層連接板,相鄰兩連接板分別與左右兩個的錨錠裝置相連,所述阻尼元件的三只腳位于相鄰上下兩連接板之間,每個阻尼元件一只腳端部的連接孔與其相鄰的一個連接板對應的定位孔用銷軸連接,另兩只腳與其相鄰的另一個連接板對應的定位孔用銷軸連接。
所述每個阻尼元件中間一只腳端部的連接孔與其相鄰的一個連接板對應的定位孔用銷軸連接,另兩只腳與其相鄰的另一個連接板對應的定位孔用銷軸連接。
所述連接板上的定位孔位于連接板的兩側邊處,在相鄰兩連接板的兩側邊的定位孔處分別用銷軸連接有阻尼元件。
所述與同一個錨錠裝置相連的連接板形狀相同,定位孔位于每個連接板側邊外凸的耳朵上。
所述相鄰兩連接板可以分別通過耳板與左右兩個的錨錠裝置鉸接,所述連接板固定在耳板上,耳板與錨錠裝置鉸接。
本實用新型所述阻尼元件是一塊可以發生彈塑性變形的E型鋼板,它利用鋼的彈塑性吸收能量,該阻尼元件延展性、沖擊韌性好,滯回特性理想。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連接板是阻尼器的骨架,用來安裝及定位阻尼元件、銷軸等的部件,并為阻尼元件提供位移的條件。該連接板的剛度很大,地震時變形小,不會進入塑性。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錨碇裝置用來將阻尼器固定在橋墩或橋梁上的部件;還可以應用于建筑物及場館地基與建筑物之間。
本實用新型在無地震或小震時能承受梁體的反力、處在彈性范圍,大地震時進入塑性吸收能量。E型鋼阻尼器整體結構小、質量輕、阻尼特性、性價比高,其抽換非常方便,安裝方式可以多樣化,施工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選擇安裝方式,可以部分或整體更換,便于安裝,提高安裝效率和安裝精度。
該支座具有如下特點:
1.具有良好的阻尼特性;
2.允許橋梁的轉角;
3.可靠性、耐久性高;
4.可用于混凝土橋和鋼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圖2是圖1中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由阻尼元件1、連接板2和錨錠裝置3組成,所述阻尼元件1為鋼制E型造型元件,在該E型阻尼元件1三只腳4的端部分別設有連接孔,在左右兩個錨錠裝置3之間設置有五層連接板2,其中,單數層連接板2分別焊接在右邊的耳板5上,右邊的耳板5用銷軸與右邊的錨錠裝置3鉸接;雙數層連接板2分別焊接在左邊的耳板5上,左邊的耳板5用銷軸與左邊的錨錠裝置3鉸接。在相鄰上下兩連接板3之間的兩側分別裝有阻尼元件1,其中,第一層阻尼元件1兩邊兩只腳4端部的連接孔分別與其相鄰的最上面第一層連接板2對應的定位孔用銷軸6連接,另外中間一只腳端部的連接孔與其相鄰的第二層連接板2對應的定位孔用銷軸6連接。第二層阻尼元件1兩邊兩只腳4端部的連接孔分別與其相鄰的下面第三層連接板2對應的定位孔用銷軸6連接,另外中間一只腳端部的連接孔與其相鄰的第二層連接板2對應的定位孔用銷軸6連接。其余各層之間阻尼元件的連接方式同上。
上述與同一個錨錠裝置相連的連接板形狀最好相同,連接板上的定位孔位于每個連接板側邊外凸的耳朵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艾爾格橋梁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武漢艾爾格橋梁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6683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