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建筑預埋連接件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64878.1 | 申請日: | 2008-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46376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27 |
| 發明(設計)人: | 干久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干久平 |
| 主分類號: | F16B13/00 | 分類號: | F16B1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舒啟龍 |
| 地址: | 611730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建筑 連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用預埋連接構件,特別是預埋在混凝土構筑物中、用作使用螺桿與其連接的連接件制造領域。
背景技術
膨脹螺栓或膨脹螺釘主要分為鋼質和塑料兩大類,作為連接構件廣泛應用于建筑物上。它所存在的問題有三點,一是,由于必須在墻體上鉆孔,會使抹面施工后的墻面遭受破壞;二是,鉆孔時,也可能會損傷結構鋼筋,帶來不安全因素;三是,由于其承載負荷(即承受力的大小)的大小由前端脹開的桿件與混凝土固結體之間的摩擦力所決定,因此,存在承載力較小的問題,在負荷大的情況下,如在膨脹螺栓上安裝吊扇,則會造成不安全因素。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承載負荷大、安全可靠的建筑預埋連接件。
本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建筑預埋連接件,主要由孔塞件、護套以及嵌入帽組成;用作在模板上固定的孔塞件由柱體固聯在底板上構成;護套結構為:小管節連接在大管節底面的開孔上;嵌入帽內設置有用作裝入螺母的六方螺母槽;嵌入帽的外徑略小于護套的大管節的內徑;小管節的內徑略大于柱體的外徑。
混凝土墻體施工前,將孔塞件用釘子釘在模板(木制)上,將六方螺母裝入嵌入帽的孔內,六方螺母不能在孔內轉動,再將嵌入帽裝入在護套的大管節的孔內,二者滑動配合(當然也可緊配合),然后,將護套的小管節套裝在孔塞件的柱體上,裝配就位后,在模板進行現澆混凝土墻體施工,施工完畢后,拆卸模板時連帶將孔塞件從護套中取出,此時,墻面上現出護套小管節的管口,可以使用螺紋桿件插入該管口,使其與嵌入帽內的六方螺母螺旋連接,形成墻體上的連接構件。
與現有膨脹螺栓相比,本新型具有如下特點和優點:
1、三個零件采用塑料制造,且結構簡單,開模容易,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
2、混凝土澆筑施工時預埋,使用時,只需將螺紋桿件與之旋接即可,安裝時,不需鉆孔,對墻體不會造成任何破壞,具有使用方便的特點。
3、本新型最突出的優點是承載力大幅提高,適應面更廣泛。
六方螺母與嵌入帽和護套成為一體,埋設在混凝土內,承載力隨其在混凝土內的埋設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其埋設深度(螺母離墻面的距離)由護套的長短決定,采用合理的埋設深度,可以滿足特定承載負荷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新型的零部件組裝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零部件組裝后的立體圖;
圖3是圖2豎向剖切一半后的立體圖;
圖4是圖1所示嵌入帽另一視角方向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2圖3示出,本連接件主要由孔塞件1、護套2以及嵌入帽3組成;用作在模板上固定的孔塞件1由柱體1b固聯在底板1a上構成;護套2結構為:小管節2a連接在大管節2b底面的開孔上;嵌入帽內設置有用作裝入螺母的六方螺母槽3a(參見圖4);嵌入帽3的外徑略小于護套的大管節的內徑,二者形成滑動配合(也可緊配合);小管節2a的內徑略大于柱體1b外徑,二者形成滑動配合(參見圖4)。嵌入帽內的六方螺母槽3a也可說是嵌入帽內有形狀為六方螺母的凹陷部。柱體1b上有一用于使用釘子將孔塞件1固定在模板上的通孔1c。實際上,孔塞件的底板上也可開設固定用孔。孔塞件1底板1a為圓形。底板的形狀可以為其它幾何形狀。嵌入帽3頂部固聯有用于防止在混凝土中轉動的十字條3b。還可采用防止在混凝土中轉動的其它可能的措施,如增加表面粗糙度,增設表面突起等等。孔塞件1、護套2以及嵌入帽3均為塑料材質;護套的小管節2a長度為20mm,內徑為10mm,厚度為2mm,大管節2b長度為10mm,內徑為23mm,厚度為2mm;孔塞件的底板1a直徑為24mm。這里僅給出一個實施例,其尺寸可以有一系列規格,如與Φ4、Φ6、Φ8、Φ10、Φ12mm的螺桿相配合使用的各種規格,護套內通孔的直徑略大于螺桿直徑,便于螺桿輕松插入即可。
本新型在很大程度上和很多場合下可以取代現有膨脹螺釘,可以說明一種全新的預埋連接構件,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干久平,未經干久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6487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