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筆記本電腦便攜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64567.5 | 申請日: | 2008-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4371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27 |
| 發明(設計)人: | 付小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付小波 |
| 主分類號: | A45C11/24 | 分類號: | A45C11/24;A45C13/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42450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筆記本電腦 便攜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筆記本電腦便攜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筆記本電腦越來越普及,人們可選擇的產品也越來越多,在產品性能和價格相同的情況下,筆記本電腦外觀和人性化的設計逐漸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而方便使用更是人性化設計領域的重要部分。筆記本電腦原本是為了方便攜帶而設計的,但現有的筆記本電腦,無論是捧著它來回走動,還是捏著它裝入包中,都需要小心翼翼,很不方便。為了使筆記本電腦的攜帶更為方便、安全、省力,目前簡單有效的解決方案就是給它裝個把手。如專利號為CN01234264.5的《筆記本型電腦把手》,就是通過一具有兩卡槽的滑槽,使把手可以呈兩段式移動,從而使把手固定于一靠近筆記本型電腦主機的位置,或者一略遠離筆記本型電腦主機的位置。但這樣的設計會在筆記本上突出一個把手,誰也不想看見這樣一個不協調的東西長在自己的筆記本上,而且還在無形中增加了體積。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既方便攜帶又在產品的市局形象上更為自然美觀,并且不會明顯增加筆記本電腦的體積和重量的筆記本電腦的隱藏式把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筆記本電腦便攜裝置,包括鍵盤底座和顯示器蓋板,所述鍵盤底座和顯示器蓋板通過連接部件一側邊連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鍵盤底座內設置有一提手滑槽;所述鍵盤底座上還設置有一與提手滑槽相匹配的抽拉式提手;所述提手滑槽內壁上設置有限位外卡鉤;所述抽拉式提手上設置有與限位外卡鉤相匹配的限位內卡鉤;所述限位內卡鉤和限位外卡鉤卡接在一起。
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筆記本電腦便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滑槽內壁上設置有限位外卡鉤;所述抽拉式提手上設置有與限位外卡鉤相匹配的限位內卡鉤;所述限位內卡鉤和限位外卡鉤卡接在一起。
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筆記本電腦便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式提手的寬度為80-150mm。
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筆記本電腦便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式提手上設置有防滑脫凹槽。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1、使用方便,通過自帶把手可以很方便的攜帶筆記本電腦;
2、外形美觀,該筆記本電腦攜帶裝置不使用時隱藏在鍵盤底座內,自然美觀;
3、不增加筆記本電腦的體積和重量,通過內藏式的把手設計結構使得筆記本把手的設置不會增加筆記本電腦的體積和重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筆記本電腦便攜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筆記本電腦便攜裝置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抽拉式把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鍵盤底座;101、提手滑槽;102、抽拉式把手;103、限位外卡鉤;104、限位內卡鉤;2、顯示器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筆記本電腦便攜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筆記本電腦便攜裝置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抽拉式把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一種筆記本電腦便攜裝置,包括鍵盤底座1和顯示器蓋板2,所述鍵盤底座1和顯示器蓋板2通過連接部件3一側邊連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鍵盤底座1內設置有一提手滑槽101;所述鍵盤底座1上還設置有一與提手滑槽101相匹配的抽拉式提手102;所述提手滑槽101內壁上設置有限位外卡鉤103;所述抽拉式提手102上設置有與限位外卡鉤103相匹配的限位內卡鉤104;所述限位內卡鉤104和限位外卡鉤103卡接在一起。
所述抽拉式提手102的寬度為80-150mm;所述抽拉式提手102上設置有防滑脫凹槽105。
本實用新型自帶隱藏式把手的筆記本電腦,在鍵盤底座1的至少一條側邊上設置有提手滑槽101,并且將抽拉式把手102設于與該提手滑槽101相對應之處,抽拉式把手102與提手滑槽101的長邊之間存在間隙,使握抽拉式把手102時,手指可以從抽拉式把手102中穿過并留有一定裕度。這種設計使得把手與筆記本電腦之間更為緊湊,而不顯得突兀,從而在產品的視覺形象上更為自然、美觀,且不會明顯增加筆記本電腦的體積和重量。
但,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付小波,未經付小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6456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實現終端交互輸入輸出的方法
- 下一篇:二層協議報文的隧道透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