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載氣路供氣設備組件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62128.0 | 申請日: | 2008-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5835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03 |
| 發明(設計)人: | 劉文藝;冉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6/08 | 分類號: | B60R16/08;B60G11/26 |
| 代理公司: | 成飛(集團)公司專利中心 | 代理人: | 郭純武 |
| 地址: | 610092***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載 供氣 設備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城軌列車氣路整車供氣設備組件。
背景技術
城軌列車氣路系統是由空氣壓縮機(以下簡稱空壓機或壓縮機),將空氣增壓到一定壓力的氣體并提供給高度調節閥、空氣彈簧控制系統、門控系統、受流器等裝置。由于城軌列車對氣路系統氣源部分的要求是:功率大、體積小、且具有230V三相電源的電機的壓縮機。而目前市場上成熟產品大多是220V或380V三相電源的空氣壓縮機,而且能滿足列車氣路系統功率要求的壓縮機都體積龐大。因此,在現有技術城軌列車氣路供氣設備組件系統中,安裝的這種體積大的壓縮機,很難滿足城軌列車空間狹小的安裝,具有安裝不方便的缺陷。其次是,空壓機組件封閉在列車夾層內,處于不通風的環境,列車運行過程中由于壓縮機工作等原因,造成環境溫度上升,空壓機組件所在夾層內環境溫度會上升到100多度,非常不利于空壓機的運行,往往導致壓縮空氣溫度的上升。
另有部分高速列車上,分別設有位于列車車廂四個角的四個空氣彈簧和高度調節閥,且都是由上述現有技術體積龐大,噪音大,位于車頭的空氣壓縮機供氣,同時由高度調節閥來控制空氣彈簧的充排氣。這種高度調閥不但有比較寬的響應死區,響應速度較慢,而且系統中如果有一個空氣彈簧故障,其余的空氣彈簧就不能正常工作,只能換成機械彈簧來調節。現有技術另有部分高速列車氣路系統中包含有分布在列車車廂底部16個點,氣路系統結構復雜的16個空氣彈簧,單個空氣彈簧故障時,同樣存在其余的空氣彈簧不能正常工作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安裝方便,溫升小,能夠提高氣路系統的工作效率,并且能夠保證單個空氣彈簧故障時,其余空氣彈簧正常工作的城軌列車車載氣路供氣設備組件。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車載氣路供氣設備組件,包括,通過氣路管路連接車載電源的空氣壓縮機和通過氣路管道連接的空氣彈簧氣囊,其特征在于,車載電源上,至少并聯有三臺由三相電機驅動的小功率無油空氣壓縮機,所述壓縮機的電機電連接有一個通過壓縮機壓力開關狀態信號,控制壓縮機關閉和開啟的供電逆變器,以及電連接逆變器,將所述壓縮機狀態信號進行處理,傳遞到車輛診斷計算機和車輛診斷器的配電器,所述三臺并聯的空氣壓縮機經自帶的小氣罐,通過一系列空氣凈化器進入三個大氣罐,再進入管道氣路,依次連通過濾器干燥器三連件、安全閥和三只壓力開關,向總管路和連接總管路的空氣彈簧提供壓縮空氣。
本實用新型相比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采用三臺由單相電機驅動的小功率空壓機并聯的方式,這種小功率無油空壓機體積小,三臺并聯的體積都遠小于市面上普通空壓機的體積,滿足了城軌列車安裝空間狹小的要求,且三臺空壓機并聯后功率滿足了氣路系統的功率要求。但這種空壓機采用的是單相電容起動和電容運轉式異步電動機,使用220V、50HZ的交流電,而按車載電源要求需將電動機改制為使用230V、50HZ交流電的三相異步電動機。利用這種小功率空壓機的同時對它的電機進行相應的改制,按三相異步電機的形式重新繞制線圈,并按車載電源的要求將線圈連接成星形連接的形式,經溫度測試,這種電機連續工作30分鐘后溫度仍能保持在80℃以下,經空壓機壓縮后的空氣經空壓機自帶的小氣罐通過一系列空氣凈化器進入三個大氣罐再進入氣路系統,這個過程大大降低了經凈化后的壓縮空氣的溫度,滿足了城軌列車對氣路系統溫度的要求,從試驗結果來看改制后的三相電機較改制前的單相電機性能更好。例如:在氣罐中的壓力為9.3bar時,輸入三相110v的電壓值電機仍能啟動,這表明電機功率為額定功率四分之一時,仍能滿負載啟動,這就說明我們對電機的改制明顯提高了電機的工作效率。
城軌列車氣路系統中包含16個空氣彈簧,分布在列車車廂底部的16個點,每個空氣彈簧由對應的空氣彈簧控制器對其進行充排氣微調節,單個空氣彈簧故障時,對應的空氣彈簧控制器切斷故障空氣彈簧與氣源的連接,保證其余的空氣彈簧正常工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2是壓縮機控制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6212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竹質纖維復合工程材料及制品的生產方法
- 下一篇:光學讀取頭傾斜調整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