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ARM的雷達圖像處理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60834.1 | 申請日: | 2008-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78021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22 |
| 發明(設計)人: | 應士君;李少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海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S7/00 | 分類號: | G01S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妙春 |
| 地址: | 200135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arm 雷達 圖像 處理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雷達圖像的傳輸系統,特別涉及一種基于ARM的雷達圖像采集傳輸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安裝在船舶上的雷達是船長的眼睛,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助航設備。STCW公約明確要求500總噸或以上船舶負責航行值班的高級船員能使用雷達和自動雷達標繪儀保持安全航行。它的主要優點是:第一,船用雷達顯像直觀,使用方便,定位測量比較準確;第二,船用雷達能在雨、雪、霧和夜航等不利條件下探測物標,且作用距離遠。船用雷達的這種作用,在船上眾多的助航儀器中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國際海事組織(IMO)對各類船舶必須裝備船用雷達的數量和性能都作了具體的規定。
雷達顯示器都安裝在駕駛臺上,在其他艙室無法看到雷達圖像。再加上雷達專用顯示器造價比較高,一般來說不會在其他地方安裝雷達分顯示器。隨著微控制器技術的發展,微控制器在導航技術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微控制器數據傳輸和處理數據能力已經能夠滿足雷達數據處理的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雷達圖像多顯示所存在缺陷,而提供一種能夠方便靈活采集雷達信號并且進行處理后向遠程傳輸的系統,其能夠實現雷達信號的多處顯示。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ARM的雷達圖像處理系統,該系統包括上位機、以太網接口模塊以及雷達圖像采集處理模塊;所述雷達圖像采集處理模塊根據船艏信號、時序信號觸發脈沖和方位信號來采集雷達視頻輸入信號形成雷達圖像,并將處理好的雷達圖像通過以太網接口模塊傳輸到上位機進一步處理和顯示。
所述雷達圖像采集處理模塊由微控制器和外圍采集電路組成,該外圍采集電路包括模數轉換模塊、電壓轉換模塊、存儲模塊、信號濾波及功率放大模塊;微控制器的信號輸入端通過信號控制線分別連接模數轉換模塊、電壓轉換模塊、存儲模塊的信號輸出端,其信號輸出端通過以太網接口模塊連接上位機的輸入端;模數轉換模塊的信號輸入端通過信號濾波及功率放大模塊接收雷達視頻輸入信號,電壓轉換模塊的信號輸入端接收船首信號、方位信號、觸發脈沖信號。
上述的微控制器采用嵌入式微控制器ARM。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基于ARM的雷達圖像采集傳輸處理系統,采用了一個簡便、實用、使用靈活、性價比高的方案,通過以太網可實時地將雷達圖像進行遠程發送,另外將當今先進的微控制器技術融入整個系統中,提高了圖像采集處理效率,方便了使用,降低了成本。
本實用新型除具有普通的雷達信號采集處理功能外,由于使用了微控制器嵌入式技術,并通過以太網將雷達數據進行遠程實時發送,使得整個系統使用更加靈活、成本更加低廉,在許多場合,可取代現有雷達信號采集系統。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采用微控制器來作為雷達信號采集處理傳輸的主控制器,由它負責整個系統工作的協調。在初始化階段,微控制器通過外圍電路同步雷達時序信號,并初始化存儲模塊。
然后,當微控制器同步船艏信號完成后,便開始采集雷達時序信號,通過方位脈沖數判斷當前方位掃描線在存儲模塊中的存儲位置,通過時序信號觸發脈沖,將雷達視頻信號正確存儲到存儲模塊中。反復此過程,將雷達圖像存儲起來,直到掃描到下一個船艏脈沖,便完成一幅圖像的存儲。
最后,微控制器對存儲器中的雷達圖像做簡單以及必要的圖像處理,便通過以太網接口將整幅雷達圖像數據傳輸到上位機。
根據上述原理本實用新型采用如圖1所示的系統,該系統主要由上位機10和雷達圖像采集傳輸處理系統11組成,該上位機通過百兆以太網接收由雷達圖像采集傳輸處理系統根據船首信號、時序信號觸發脈沖和方位信號來采集雷達視頻輸入信號形成的雷達圖像,上位機將對該圖像進一步處理,并顯示。
如圖1所示的系統,其具體的實施通過圖2所示的結構來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海事大學,未經上海海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6083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彩色圖像和單色圖像的圖像處理
- 圖像編碼/圖像解碼方法以及圖像編碼/圖像解碼裝置
- 圖像處理裝置、圖像形成裝置、圖像讀取裝置、圖像處理方法
- 圖像解密方法、圖像加密方法、圖像解密裝置、圖像加密裝置、圖像解密程序以及圖像加密程序
- 圖像解密方法、圖像加密方法、圖像解密裝置、圖像加密裝置、圖像解密程序以及圖像加密程序
- 圖像編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圖像編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圖像編碼程序以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編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圖像編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圖像編碼程序、以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形成設備、圖像形成系統和圖像形成方法
- 圖像編碼裝置、圖像編碼方法、圖像編碼程序、圖像解碼裝置、圖像解碼方法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編碼裝置、圖像編碼方法、圖像編碼程序、圖像解碼裝置、圖像解碼方法及圖像解碼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