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表面安裝上開式線材固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060703.3 | 申請日: | 2008-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50956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03 |
| 發明(設計)人: | 陳惟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惟誠 |
| 主分類號: | F16L3/06 | 分類號: | F16L3/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紀鐵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縣新***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表面 裝上 線材 固定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線材固定裝置,尤其是一種表面安裝上開式線材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時代的進步,諸如手機、PDA、筆記型計算機等電子設備不斷訴求輕薄短小,應用于電子產業的零件從而大幅趨向微型化,不僅印刷電路板上組件尺寸減小、密度亦增高,遂使電子組件被要求縮減甚至達2毫米(mm),如此微型的電子組件不僅需配合自動化安裝于電路板上,尤其在夾線器領域,尚需可穩定夾持電路板上的導接線,甚至需直接與電子裝置內部延伸的電線裸露部分妥善導接。
考慮安裝時需配合現有SMT表面接著技術,其機具采取真空吸著的方式,使得此項作業得以邁入自動化的階段;并顧及線材的微小尺寸,如何在置入線材時易于操作且避免夾線器的彈性減損,在在均成為有待解決的難題。
如圖1所示,常見的上開式夾線彈片10,其兩端形成有線阻部105、106,并由該等線阻部界定出其間的入線口107,可使線材12經由入線口推壓送入置線槽108中。一方面,當其尺寸漸小,則沒有適當的區域可供表面安裝機具的吸嘴吸附,將迫使安裝過程回復人工操作。另一方面,彈片整體體積僅有1毫米至2毫米,線阻部105、106的大小需等比例縮減至約0.3-0.5毫米,對于一般金屬加工機具而言,不僅極難成形,且制成產品的誤差將非常明顯,難以被市場接受。
再者,由于置線槽108的容置空間中無特別設計的固定裝置,無法因應直徑小于置線槽108的線材,使得線材雖被保持在置線槽108中,卻易于產生搖晃與位移,無法被穩固夾持,更遑論妥善導接。如圖2所示,上開式夾線彈片10安裝于電路板13時,受限于尺寸太小,一旦電路板上的焊錫熔融,由于與第二彈片段102的表面能態相近,焊錫所施加至夾線彈片10的表面張力,將可能稍微推拉而使其位置偏移,造成組件對位的精確度降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吸附段,可供自動化機具的吸嘴搬移,符合表面安裝技術需求,易于成形且體積小,可因應電路板微型化及直徑小于1毫米線材,便于制造成形的表面安裝上開式線材固定裝置。該線材固定裝置在安裝過程中,其開口頂部呈現弧狀,操作者易于安裝線材而不致有割傷風險,具有安全性;該線材固定裝置還可防止焊錫熔融后的表面張力不均,有效抵抗表面張力造成偏移,使對位精準;該線材固定裝置能穩固夾持甚至導接直徑小于1毫米的線材,從而確保良好電氣性能。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的表面安裝上開式線材固定裝置,包含一段可供表面安裝至一片基板接墊上的安裝段,該安裝段包括:
一個具有兩相反端側的本體;
該本體遠離兩相反端側之一側邊延伸的至少一個吸附部,且該吸附部和該本體共面;
兩個由該本體兩相反端側朝向遠離基板方向延伸且彼此對稱設置的夾持段,該夾持段包括由兩端側延伸的彈性臂部、遠離基板的弧狀頂部和彼此相向延伸且共同夾持有一個小于該本體兩相反端側間距的限位部。
作為優選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線材固定裝置的上述安裝段最好還包括介于本體與吸附部間的突起間隔部。
作為另一優選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線材固定裝置的上述限位部最好介于彈性臂部與弧狀頂部之間。
作為再一優選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線材固定裝置的上述限位部還具有:一段共同夾持一個小于該本體兩相反端側間距的限位節;一段彼此間距大于該限位節的容置節;一段彼此間距小于該容置節且與該限位節延伸自該容置節兩相反側的定位節。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藉由本體旁延伸出吸附部,藉以構成供表面安裝至一片基板接墊位置的安裝段,本體兩相反端側則朝向遠離該基板方向延伸出兩個夾持段,分別包括延伸自該等端側的彈性臂部;及遠離該基板的弧狀頂部;及彼此相向延伸、且共同夾持有一個小于該本體兩相反端側間距的限位部。由此,不僅可以讓整體的體積大幅減小,順應線材尺寸之大幅縮減,且應用在窄小電子裝置內,仍可保有表面安裝的優勢。
附圖說明
圖1是常見夾線彈片的側視圖;
圖2是常見夾線彈片安裝于電路板上的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惟誠,未經陳惟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6070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管路總成
- 下一篇:改進的液壓換向閥閥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