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提示自行車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60263.1 | 申請日: | 2008-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3181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06 |
| 發明(設計)人: | 孫若雯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師范大學附屬楊行中學 |
| 主分類號: | B62J3/00 | 分類號: | B62J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泉生 |
| 地址: | 201901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提示 自行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自行車的警示裝置,特別是一種兩車距離很近時自動提示自行車。
背景技術:
自行車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一種最普通、使用最多的一種交通工具,隨著自行車制造技術的發展,其行駛速度以得到較大提高,為了使夜間行駛更安全、更可靠,人已將有反光及警示作用的車燈裝飾于車體的后部,即通過發光靜海寺來告誡后方車輛。而一般自行車為警示后方來車,并達到較佳的警示效果,大多是直接于自行車的后叉管設定位置裝設一個反光鏡,使其具有夜間警示后方來車的效果,但這種反光鏡在騎乘一段時間后極易被臟污所覆蓋,騎乘者若不能經常性的清潔擦拭,容易導致騎車新手安全性的問題,這種反光鏡僅具有一般的反光功能,其警示效果有限。另外,當夜晚行駛在沒有路燈的馬路上時,騎乘者不能發現前方的自行車或人,從而兩個人撞車的事故經常發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上的缺點和不足,提供了一種使用方便、安全性能高,可在兩車距離很近時能夠發出自動警示燈光和警示鳴的自動提示自行車。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提示自行車,主要包括自行車、輸出裝置、發電機、發光體、警示燈及控制警示燈和發光體的感應裝置和控制器。所述感應裝置設置有紅外線探頭和感應探測器,并分別設置在自行車的前端和后端;所述控制器控制設置在自行車的中間部位,控制著整個裝置的運行。
所述發光體設置有EL(Electro?Luminescent電激發光)冷光片和反光膜,并設置在自行的車把上;所述EL冷光片設置在反光膜內部并塑料塑封。
所述警示燈設置有程序動作IC電路板,由控制器控制其通、斷狀態;而該警示燈可設置在車身的任何位置。
所述傳輸裝置配置有蜂鳴器,并于控制器、警示燈、發光體和電動機之間電路相連。
所述發電機設置前輪或后輪的一側,利用風力帶動轉軸發電,給整個個裝置提供能量。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感應裝置的紅外線探頭來探測一定距離的人或物體,傳輸給感應探測器,感應探測器探測到有人或物進入感應器的掃描范圍內時,感應探測器將脈沖信號傳給控制器,控制器通過判斷通知輸出裝置,進而同時通知發光體和警示燈發光,當發光體和警示燈發光時間超過一定時間時,控制器發出警告信號,致使蜂鳴器響起,從而提醒了騎車人注意防范意識。當后面有車輛進入感應探測器掃描范圍時,感應探測器將脈沖信號傳給控制器,控制器通過判斷通知輸出裝置,輸出裝置傳輸一個電流致使警示燈發亮,從而提醒后面騎車人。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當行駛車輛靠近時,能夠自動提醒騎乘人,避免了交通事故的發生,安全性能高,警示效果好,節能、環保、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圖1為本實用新型自動提示自行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自動提示自行車的自動提示原理模塊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參看圖1、圖2,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提示自行車,主要包括自行車1、輸出裝置9、發電機3、發光體5、警示燈8及控制警示燈8和發光體5的感應裝置4和控制器2。感應裝置4設置有紅外線探頭6和感應探測器7,并分別設置在自行車1的前輪的上端和后輪的上端部分,控制器2控制設置在自行車1的中間車座下部位,控制著整個裝置的運行。發光體5設置有EL冷光片和反光膜,EL冷光片設置在反光膜內部并塑料塑封,起到防水的效果,并設置在自行的車把的中間部分,便于騎車人看到。警示燈8設置有程序動作IC電路板,由控制器1控制其通、斷狀態;而該警示燈8可設置在車身的任何位置,能夠便于后方的開車或騎車人看到;發電機3設置前輪或后輪的一側,利用風力帶動轉軸發電,給整個裝置提供能量。傳輸裝置配置有蜂鳴器10,并于控制器2、警示燈8、發光體5和電動機3之間導線連接;蜂鳴器10可以安置在前輪或后輪部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師范大學附屬楊行中學,未經華東師范大學附屬楊行中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6026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