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帶燃燒器的反應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58794.7 | 申請日: | 2008-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20164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4-15 |
| 發明(設計)人: | 匡建平;朱惠春;張世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01J8/00 | 分類號: | B01J8/00;B01J15/00;C10J3/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章蔚強 |
| 地址: | 201108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燃燒 反應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的反應器,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煤氣化帶燃燒器的反應器。
背景技術
煤氣化反應器是一種通過煤與氧化劑,諸如氧、二氧化碳或水蒸汽在高溫下接觸,形成由氫、一氧化碳和某些其他氣體組成的可燃性氣體的裝置。
現有的煤氣化技術中,一般反應器采用4個燃燒器,燃燒器分布方式主要有切圓布置和對置布置。所述的切圓布置,即燃燒器的朝向與同一水平面上燃燒器至反應器中心的直線間形成夾角θ,該布置方式使高速氣流(和部分融渣、殘碳)在旋轉流動力矩作用下,在反應器內螺旋上升,提高顆粒在反應器內停留時間,減少短路現象;所述對置布置,即燃燒器直接朝向同一水平面上反應器的中心,該布置方式能形成的撞擊流,具有良好的混和功能和強化傳遞的特征,能有效的強化相間(顆粒相、連續相間)熱量和質量傳遞。
但現有反應器上的燃燒器均采用單一的切圓布置或對置布置,無法同時具有該兩種布置方式的優點,因此存在氣化效率不高、反應器負荷調節性能較低、混合效果較低以及傳熱和傳質效果較低等缺點。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帶燃燒器的反應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燃燒器的反應器,包括反應器和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器的個數為2N+2,設于反應器的下半部外周壁上,所述燃燒器的布置方式同時包括切圓布置和對置布置,其中至少1對燃燒器為對置布置,其余成對的燃燒器為切圓布置,N為自然數。
所述的燃燒器均處于同一水平面上。
可選地,所述的燃燒器處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其中1對燃燒器之間的連線與該水平面成銳角。
所述切圓布置的夾角θ為4~7°。
所述的燃燒器平均分布在反應器外周壁上。
所述外周壁上切圓布置的燃燒器為相鄰或間隔分布。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使其具有以下的優點和特點:
1、本實用新型有利于強化氣化反應,提高氣化反應的效果,氣化反應碳轉化率可達到99%左右;
2、提高反應器負荷調節性能,提高強化反應器內混合效果,加強反應器內傳熱和傳質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帶燃燒器的反應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帶4個燃燒器的反應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帶6個燃燒器的反應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帶6個燃燒器的反應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參見圖1、圖2,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帶4個燃燒器的反應器,包括反應器1和燃燒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器2的個數為4,設于反應器1的下半部外周壁且處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4個燃燒器2的布置方式為:1對燃燒器22為對置布置,1對燃燒器21為切圓布置。
所述切圓布置的夾角θ為4~7°,本實施例中的夾角θ為6°。
所述的4個燃燒器2平均分布在反應器外周壁上。
所述外周壁上切圓布置的燃燒器22為相鄰或間隔分布。
實施例2
參見圖1、圖3,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帶6個燃燒器的反應器,包括反應器1和燃燒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器2的個數為6,設于反應器1的下半部外周壁且處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6個燃燒器2的布置方式為:1對燃燒器22為對置布置,2對燃燒器21為切圓布置。
所述切圓布置的夾角θ為4~7°,本實施例中的夾角θ為6°。
所述的6個燃燒器2平均分布在反應器外周壁上。
所述外周壁上切圓布置的燃燒器22為相鄰或間隔分布。
實施例3
參見圖1、圖4,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帶6個燃燒器的反應器,包括反應器1和燃燒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器2的個數為6,設于反應器1的下半部外周壁且處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6個燃燒器2的布置方式為:2對燃燒器22為對置布置,1對燃燒器21為切圓布置。
所述切圓布置的夾角θ為4~7°,本實施例中的夾角θ為6°。
所述的6個燃燒器2平均分布在反應器外周壁上。
所述外周壁上切圓布置的燃燒器22為相鄰或間隔分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5879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碎紙機刀輪導切片
- 下一篇:生物柴油連續式二次加熱一次性分離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