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通過蚯蚓過腹技術生產有機肥的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58403.1 | 申請日: | 2008-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68665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春銅;張文楹;祁紅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紅帝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F3/06 | 分類號: | C05F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張江高***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過 蚯蚓 技術 生產 有機肥 裝置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有機肥的生產裝置,特別是一種通過蚯蚓過腹技術生產有機肥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尋找合理利用資源的有效途徑。而最新的科技成果表明,利用可蚯蚓分解大量有機垃圾,并提供有機肥,而且這種垃圾處理方法還有助于緩解全球氣候變暖。
經蚯蚓消化分解后,腐爛的食物變成富含養分的液體排泄物,是一種相當好的有機肥料。這些垃圾經蚯蚓分解后一點異味也沒有,而且蚯蚓能抑制土壤中的有害菌,增加有益菌,從而增強土壤肥力,為人們提供更多的糧食。專家說,垃圾堆中的有機廢物會釋放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溫室氣體。蚯蚓通過吞食這些有機廢物能將其轉化為比較穩定的有機物,從而有助于遏制氣候變暖。
在了解了上述有機肥的生產方式后,我們亟需要提供一種可同時生產有機肥和進行有機肥分離的生產裝置,而目前還沒有這樣一種裝置出現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過蚯蚓過腹技術生產有機肥的裝置,主要解決現有的蚯蚓過腹有機肥的生產中,不能同時進行有機肥生產和分離的技術問題,提高了有機肥生產的效率。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通過蚯蚓過腹技術生產有機肥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箱體,該箱體內由雙層篩區隔為上方的養殖空間和下方的有機肥回收空間;該雙層篩之間還設置有一低溫干燥裝置;原料入口位于箱體上方,有機肥出口位于箱體下方。
所述的通過蚯蚓過腹技術生產有機肥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箱體內的雙層篩兩側設有滾輪。
藉由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使用本實用新型裝置,可同時生產和分離通過蚯蚓過腹技術生產的有機肥。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箱體;
11-養殖空間;
12-有機肥回收空間;
13-原料入口;
14-有機肥出口;
2-雙層篩;
3-低溫干燥裝置;
4-滾輪。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它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通過蚯蚓過腹技術生產有機肥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它包括一箱體1,該箱體1內由雙層篩2區隔為上方的養殖空間11和下方的有機肥回收空間12;該雙層篩2之間還設置有一低溫干燥裝置3;原料入口13位于箱體1上方,有機肥出口14位于箱體1下方。該箱體1內的雙層篩2兩側設有滾輪4,使蚓糞顆粒更好的從養殖空間進入回收空間,便于蚓糞顆粒的回收)。
使用時,將原料(包括對統堆肥原料、垃圾及被污染失去活力的土壤)和蚯蚓從原料入口13投入箱體1內的養殖空間11進行養殖,通過馴化養殖蚯蚓過腹產生有機肥,這些有機肥通過雙層篩2落入箱體1內的有機肥回收空間12,最終通過有機肥出口將上述有機肥料取出供使用。
綜上所述僅為本使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都應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紅帝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紅帝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5840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球閥安全保護裝置
- 下一篇:電連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