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相機光學系統及用于該系統的復合棱鏡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57144.0 | 申請日: | 2008-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88147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28 |
| 發明(設計)人: | 郝沛明;原育凱;胡海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2B17/08 | 分類號: | G02B17/08;G02B5/04;H04N5/335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余明偉 |
| 地址: | 200050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相機 光學系統 用于 系統 復合 棱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學系統,尤其涉及一種相機光學系統,另外,本實用新型還涉及該相機光學系統的復合棱鏡。
背景技術
現有相機光學系統所采用的棱鏡分光方式通常如圖1、圖2所示。圖1中,分光面5’位于棱鏡截面40’中。光束從左至右傳播,從空氣介質進入棱鏡,在分光面5’處以反射和透射方式分束。反射光束向下傳出;透射光束直接傳出。圖2為五角棱鏡分三束光的情形,分別為右路、上路及下路;右路光束僅經五角棱鏡的右側面401折射后傳出,上路光束經右側面401反射后傳出,下路光束經過兩次反射(右側面401、上側面402)再經下側面403折射出。
上述兩種分光方式的主要缺點在于:利用反射面的次數少,光路壓縮效果不明顯。圖1中的水平光路沒有發生反射,探測器必須放在右端;圖2中的右路光束未經反射,上路光束也僅僅反射了一次,而且三束光線光程差別明顯,不利于像差控制和光路設計,光路壓縮效果不明顯。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有效壓縮光路效果的相機光學系統。
另外,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用于上述相機光學系統的復合棱鏡。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相機光學系統,包括主反射鏡、次反射鏡、像差校正透鏡組、復合棱鏡、分束面、第一探測器、第二探測器,所述分束面設置于所述復合棱鏡內;所述分束面把復合棱鏡分為棱鏡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光束經所述第一部分的一面反射、再經所述分束面折射后,經所述第二部分的一面反射后射出。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部分垂直于所述分束面的截面呈五邊形,所述第二部分垂直于所述分束面的截面呈三角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部分為五角棱鏡,所述第二部分為三角等腰棱鏡。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三角等腰棱鏡為頂角為45°的三角等腰棱鏡。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光束經所述第一部分的一面反射后,經所述分束面分為兩束;其中一束經所述分束面反射后射出,另外一束經所述分束面折射后,經第二部分的一面反射后射出。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探測器為波段為0.65~0.9μm的探測器,第二探測器為波段0.4~0.65μm的探測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主反射鏡、次反射鏡、像差校正透鏡組、復合棱鏡的材料為石英光學玻璃。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相機光學系統的工作波長為0.27-2.8微米。
一種復合棱鏡,用于相機光學系統中,該相機光學系統包括一分束面,所述分束面設置于所述復合棱鏡內;所述分束面把復合棱鏡分為棱鏡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光束經所述第一部分的一面反射、再經所述分束面折射后,經所述第二部分的一面反射。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部分垂直于所述分束面的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二部分垂直于所述分束面的截面呈五邊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部分為頂角為45°的三角等腰棱鏡,所述第二部分為五角棱鏡。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光束經所述第一部分的一面反射后,經所述分束面反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通過兩次反射壓縮光路,與通常的分光方式相比,有效增加反射次數;兩個光路的光程相等,可以互換;探測器可以放在入射光束的兩側,有利于壓縮系統筒長,充分利用主鏡體后的空間。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復合棱鏡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復合棱鏡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相機光學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復合棱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
請參閱圖3、圖4,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相機光學系統,包括主反射鏡2、次反射鏡1、像差校正透鏡組3、復合棱鏡4、分束面5、第一探測器6、第二探測器7,所述分束面5設置于所述復合棱鏡4內;所述分束面5把復合棱鏡4分為棱鏡的第一部分41及第二部分42。
如圖4所示,所述光束經所述第一部分41的一面反射后,經所述分束面5分為兩束;其中一束經所述分束面反射后向下射出,另外一束經所述分束面折射后,經所述第二部分42的一面反射后射出。上述兩束光均經過兩次反射而且光程相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未經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5714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供液組件和噴液裝置
- 下一篇:雙輥鑄造機、及用于操作該雙輥鑄造機的裝置和方法





